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的问题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问题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11-12页 |
·隐性知识共享具有社会网络特征 | 第11-12页 |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通用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社会网络与隐性知识共享的结合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隐性知识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隐性知识概念的提出 | 第14页 |
·隐性知识的特征 | 第14-15页 |
·隐性知识的分类 | 第15-16页 |
·知识共享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知识共享的定义 | 第16页 |
·知识共享的研究路线 | 第16页 |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知识共享的模式 | 第17页 |
·科技型企业知识共享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科技型企业的含义 | 第17页 |
·科技型企业的特点 | 第17-18页 |
·科技型企业知识共享的研究 | 第18页 |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及应用综述 | 第18-20页 |
·社会网络的概念 | 第18页 |
·社会网络分析概述 | 第18-19页 |
·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应用 | 第19-20页 |
3 科技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研究 | 第20-28页 |
·科技型企业隐性知识 | 第20-22页 |
·科技型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 | 第20页 |
·科技型企业隐性知识的分类 | 第20-22页 |
·科技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 | 第22-28页 |
·科技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两种模式 | 第22-23页 |
·科技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三个层次 | 第23-26页 |
·科技型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过程的四个阶段 | 第26-28页 |
4 社会网络要素对科技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 | 第28-34页 |
·联结强度 | 第28-29页 |
·网络密度 | 第29-30页 |
·中心性 | 第30-31页 |
·网络规模 | 第31-32页 |
·网络范围 | 第32-34页 |
5 社会网络分析在科技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中的应用研究 | 第34-41页 |
·社会网络分析在科技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中的应用步骤 | 第34-38页 |
·网络结点的确定 | 第34页 |
·网络关系的确定 | 第34-36页 |
·数据收集 | 第36-37页 |
·数据存储与处理 | 第37页 |
·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 第37-38页 |
·科技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网络量化的分析指标 | 第38-41页 |
·整体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凝聚子群分析 | 第39页 |
·个体中心性分析 | 第39-41页 |
6 案例研究 | 第41-55页 |
·个案的选取 | 第41-42页 |
·科技型企业概况 | 第41页 |
·调查对象的确定 | 第41页 |
·研究关系的确定 | 第41-42页 |
·数据收集 | 第42-43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42-43页 |
·深度访谈法 | 第43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3-52页 |
·数据处理 | 第43-45页 |
·数据分析 | 第45-52页 |
·对策建议 | 第52-55页 |
·网络整体角度 | 第52-53页 |
·小团体角度 | 第53-54页 |
·个体角度 | 第54-5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主要结论 | 第55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 | 第62页 |
C. 调查问卷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