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青贮玉米与玉米茎秆糖分 | 第11-17页 |
·青贮玉米的定义 | 第11-12页 |
·青贮玉米发展的意义 | 第12-13页 |
·青贮玉米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第13页 |
·青贮玉米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前景 | 第14-16页 |
·青贮玉米与玉米茎秆糖分 | 第16-17页 |
·燃料乙醇与玉米茎秆糖分 | 第17-24页 |
·能源作物定义 | 第18页 |
·世界主要国家与区域能源作物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中国燃料乙醇生产原料与可行性分析 | 第20-22页 |
·玉米茎秆糖分与燃料乙醇 | 第22-24页 |
·玉米茎秆糖分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玉米茎秆高糖种质资源筛选 | 第26-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6-28页 |
·种植方法 | 第28页 |
·含糖量测定方法 | 第28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玉米自交系茎秆含糖量分布 | 第28-32页 |
·玉米自交系茎秆含糖量聚类分析 | 第32-33页 |
·不同播种季节自交系茎秆含糖量比较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玉米茎秆含糖量配合力分析 | 第34-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供试材料 | 第34页 |
·田间设计 | 第34页 |
·含糖量(Brix)测定 | 第34-35页 |
·设备和仪器 | 第35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玉米茎秆含糖量方差分析 | 第35页 |
·配合力方差分析 | 第35-36页 |
·一般配合力效应及其比较 | 第36-37页 |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第37-38页 |
·茎秆高糖(Brix>10)组合配合力分析 | 第38-39页 |
·糖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玉米茎秆含糖量与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40-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供试材料 | 第40页 |
·田间设计 | 第40页 |
·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调查 | 第40页 |
·含糖量(Brix)测定 | 第40-41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对21 个组合进行性状方差分析 | 第41-43页 |
·茎秆含糖量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偏相关及通径分析 | 第44-46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6-48页 |
·玉米茎秆含糖量遗传效应分析 | 第46页 |
·玉米茎秆含糖量与籽粒产量 | 第46-47页 |
·配合力分析与茎秆高糖自交系及杂交种选育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