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2-22页 |
1.1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1矿山环保 | 第12-13页 |
1.1.2退出尾矿库的重大意义 | 第13页 |
1.2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3.1尾矿处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国内外相关工程及研究 | 第15-20页 |
1.4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新材料与充填尾砂的性质 | 第22-35页 |
2.1胶凝材料中的基本概念 | 第22-24页 |
2.2新材料的基本性质 | 第24-26页 |
2.3尾砂分析方法 | 第26页 |
2.3.1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第26页 |
2.3.2XRD——X射线衍射 | 第26页 |
2.3.3激光粒度分析 | 第26页 |
2.4尾砂性质 | 第26-32页 |
2.4.1全尾砂 | 第26-28页 |
2.4.2分级尾砂 | 第28-30页 |
2.4.3棒磨砂 | 第30-32页 |
2.5充填尾砂的选择 | 第32-35页 |
2.5.1新材料-全尾砂充填性能探索试验 | 第32-33页 |
2.5.2新材料-分级尾砂充填性能探索试验 | 第33页 |
2.5.4充填尾砂的确定 | 第33-35页 |
第三章新材料充填体的室内试验研究 | 第35-52页 |
3.1室内配比试验 | 第35-39页 |
3.1.1确定新型胶凝材料最优配比 | 第35页 |
3.1.2充填体的实验室制备 | 第35-39页 |
3.2试验数据及分析 | 第39-51页 |
3.2.1充填体抗压强度及流动度试验结果 | 第39-42页 |
3.2.2折线图分析 | 第42-44页 |
3.2.3极差分析 | 第44-46页 |
3.2.4方差分析 | 第46-51页 |
3.3室内实验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新材料的工业充填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52-81页 |
4.1新材料的工业生产 | 第52-56页 |
4.1.1生产设备 | 第52-54页 |
4.1.2新材料生产流程 | 第54-55页 |
4.1.3生产注意事项 | 第55页 |
4.1.4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分析 | 第55-56页 |
4.2新材料的工业充填 | 第56-67页 |
4.2.1充填系统 | 第56-61页 |
4.2.2充填试验具体实施流程 | 第61-66页 |
4.2.3充填试验注意事项 | 第66-67页 |
4.3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67-79页 |
4.3.1强度试验器材 | 第67-69页 |
4.3.2流动性试验器材 | 第69页 |
4.3.3试验方法 | 第69-72页 |
4.3.4工业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2-79页 |
4.4现场充填工业试验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新材料充填体对选矿生产的影响以及充填效益分析 | 第81-98页 |
5.1新材料充填体对选矿生产影响试验的意义 | 第81-82页 |
5.2充填体对选矿影响的试验方法 | 第82-84页 |
5.2.1PH测定 | 第82页 |
5.2.2品位化验 | 第82-83页 |
5.2.3确定磨矿时间 | 第83页 |
5.2.4设置试验对比组 | 第83-84页 |
5.3试验数据以及结果 | 第84-90页 |
5.3.1铅粗选试验 | 第84-86页 |
5.3.2锌粗选试验 | 第86-87页 |
5.3.3开路试验 | 第87-89页 |
5.3.4闭路试验 | 第89-90页 |
5.4选矿试验总结 | 第90页 |
5.5新型胶凝材料充填效益 | 第90-98页 |
5.5.1工期 | 第90-93页 |
5.5.2环保 | 第93-94页 |
5.5.3经济效益 | 第94-98页 |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 第98-101页 |
6.1结论 | 第98-99页 |
6.2创新点 | 第99-100页 |
6.3展望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