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1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11-18页 |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文献评述 | 第18页 |
·研究方法、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19-2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内部资本市场的界定 | 第21-23页 |
·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 | 第21页 |
·内部资本市场范围的界定 | 第21-22页 |
·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方式 | 第22页 |
·内部资本市场定义 | 第22-23页 |
·其它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3页 |
·公司治理的含义 | 第23页 |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含义 | 第23页 |
·相关基本理论 | 第23-25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3-24页 |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公司治理因素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假设 | 第25-31页 |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总部CEO行为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 | 第25页 |
·部门经理寻租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股东行为问题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 | 第26页 |
·研究假设 | 第26-31页 |
·股权结构安排的影响 | 第27-28页 |
·董事会特征的影响 | 第28-29页 |
·管理层激励机制安排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1-36页 |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31页 |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1-33页 |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 第33-36页 |
·变量定义 | 第33-34页 |
·模型选择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6-48页 |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36-38页 |
·我国上市公司超额价值描述性统计 | 第36页 |
·主要变量及控制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36-37页 |
·所有样本的行业分布统计 | 第37-38页 |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 | 第38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38-46页 |
·股权结构安排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 第38-42页 |
·董事会特征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 第42-43页 |
·管理层激励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 第43-46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通过股权结构安排,降低两类代理问题 | 第49页 |
·完善董事会,使其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 第49页 |
·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报酬激励 | 第49-50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0-51页 |
·研究局限 | 第50页 |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