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 第9-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1 棉蚜的发生 | 第11-12页 |
| ·棉蚜的形态特征 | 第11页 |
| ·棉蚜的为害特点 | 第11-12页 |
| ·棉蚜的生活习性 | 第12页 |
| 2 抗蚜虫的方法 | 第12-15页 |
| ·化学杀虫剂 | 第12-13页 |
| ·抗虫基因 | 第13-15页 |
| 3 植物介导的RNA干扰技术 | 第15-19页 |
| ·RNAi的发现 | 第16页 |
| ·RNAi的机制 | 第16-17页 |
| ·RNAi系统性扩散 | 第17页 |
| ·RNAi在防治农作物害虫的应用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棉蚜基因的克隆 | 第19-31页 |
| 1 材料与试剂 | 第19-20页 |
| ·棉蚜 | 第19页 |
| ·菌种 | 第19页 |
| ·常用酶和生化试剂 | 第19页 |
| ·分子生物学常用酶及试剂盒 | 第19页 |
| ·分子生物学常用生化试剂 | 第19页 |
| ·植物材料 | 第19页 |
| ·培养基 | 第19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 2 方法 | 第20-23页 |
| ·棉蚜的鉴定 | 第20页 |
| ·模式植物的选择 | 第20页 |
| ·棉蚜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20页 |
| ·扩增棉蚜AP1,Cath5,Cath6,RpL18基因 | 第20-21页 |
| ·PCR产物的回收 | 第21页 |
| ·扩增产物的克隆 | 第21-23页 |
| ·序列测定及比对 | 第23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1页 |
| ·模式植物的选择 | 第23-24页 |
| ·棉蚜的鉴定 | 第24页 |
|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24-25页 |
| ·AP1基因序列分析及比对结果 | 第25页 |
| ·Cath5基因序列分析及比对结果 | 第25-27页 |
| ·Cath6基因序列分析及比对结果 | 第27-29页 |
| ·RPL18基因序列分析及比对结果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RNAi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31-41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31页 |
|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页 |
| 2 方法 | 第31-34页 |
| ·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1页 |
| ·干扰载体pBi35SAP1的构建 | 第31-32页 |
| ·干扰载体pBi35SC5的构建 | 第32-33页 |
| ·干扰载体pBi35SC6的构建 | 第33-34页 |
| ·干扰载体pBi35SR18的构建 | 第3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 ·干扰载体pBi35SAP1的构建及转化农杆菌GV3101 | 第34-36页 |
| ·干扰载体pBi35SC5的构建及转化农杆菌GV3101 | 第36-37页 |
| ·干扰载体pBi35SC6的构建及转化农杆菌GV3101 | 第37-39页 |
| ·干扰载体pBi35SRi8的构建及转化农杆菌GV3101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遗传转化研究 | 第41-45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 ·植物材料 | 第41页 |
|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 2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 | 第41页 |
| ·拟南芥播种及管理 | 第41页 |
| ·农杆菌侵染液的制备 | 第41页 |
| ·Floral Dip法转化拟南芥 | 第41页 |
| 3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筛选与检测 | 第41-42页 |
| ·抗性筛选 | 第41页 |
| ·抗性植株的PCR检测 | 第41-42页 |
| 4 转基因植株的抗虫试验 | 第42页 |
| 5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和检测 | 第42-44页 |
| ·转基因植株的抗虫试验结果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附录1: 基因序列 | 第52-53页 |
| 附录2: 主要试剂配制 | 第53-54页 |
| 附录3: 载体构建流程图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简历 | 第56-57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