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0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taphylococal Protein A) | 第11-13页 |
·protein A的发现 | 第12页 |
·protein A的理化性质 | 第12页 |
·protein A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页 |
·protein A的免疫学性质 | 第12-13页 |
·protein A的应用 | 第13页 |
·链球菌蛋白G(Streptococcal Protein G) | 第13-19页 |
·protein G的发现及提取 | 第13页 |
·protein G的理化性质 | 第13-14页 |
·protein G的种类 | 第14页 |
·protein G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protein G的基因结构 | 第14-15页 |
·protein G中与Fc作用的重复序列C2的三维结构 | 第15页 |
·protein G与Fc的作用位点 | 第15-16页 |
·protein G与protein A的比较 | 第16-19页 |
·protein G的应用 | 第19页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PROTEIN G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和纯化 | 第20-37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3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0页 |
·大肠杆菌菌株 | 第20页 |
·质粒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21页 |
·酶、试剂盒及其他 | 第2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主要溶液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重组蛋白的分子克隆 | 第23-26页 |
·重组protein G的构建策略 | 第23页 |
·重组protein G1(含两个重复C3序列)的构建 | 第23页 |
·重组protein G2(含三个重复C3序列)的构建 | 第23页 |
·引物设计 | 第23-24页 |
·质粒DNA的小量快速抽提 | 第24页 |
·PCR扩增基因 | 第24页 |
·DNA片段的胶回收 | 第24-25页 |
·DNA的双酶切 | 第25页 |
·DNA的纯化和浓缩 | 第25页 |
·DNA片段的连接 | 第25页 |
·质粒的转化 | 第25-26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25-26页 |
·转化 | 第26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26-27页 |
·两个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的确定 | 第26页 |
·两种重组蛋白表达形式的确定 | 第26-27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27页 |
·样品的准备 | 第27页 |
·DEAE离子交换层析 | 第27页 |
·IgG亲和层析 | 第27页 |
·重组蛋白的纯度分析 | 第27-28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28-35页 |
·基因的克隆 | 第28页 |
·重组蛋白protein G1的克隆 | 第28页 |
·重组蛋白protein G2的克隆 | 第28页 |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28-31页 |
·重组蛋白protein G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28-29页 |
·重组蛋白protein G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29-31页 |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形式的鉴定 | 第31页 |
·重组protein G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形式 | 第31页 |
·重组protein G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形式 | 第31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31-35页 |
·重组蛋白protein G1的纯化 | 第31-33页 |
·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 | 第31-32页 |
·IgG-Sepharose亲和层析 | 第32-33页 |
·重组蛋白protein G2的纯化 | 第33-35页 |
·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 | 第33-34页 |
·IgG-Sepharose亲和层析 | 第34-35页 |
·重组蛋白纯化后的纯度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3章 重组蛋白亲和常数的测定 | 第37-48页 |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页 |
·主要试剂及溶液 | 第38-39页 |
·蛋白标准溶液 | 第38页 |
·福林酚法测蛋白浓度的有关试剂 | 第38-39页 |
·Elisa法测亲和常数的有关试剂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福林酚法测蛋白质溶液的浓度 | 第40页 |
·制作标准曲线 | 第40页 |
·测定样品蛋白质浓度 | 第40页 |
·测定重组蛋白protein G与不同种属IgG的亲和常数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福林酚法测蛋白质溶液的浓度 | 第41-42页 |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41-42页 |
·测定样品蛋白质浓度 | 第42页 |
·亲和常数的测定 | 第42-47页 |
·曲线拟合 | 第42-47页 |
·测定重组蛋白protein G1亲和常数的曲线拟合 | 第42-44页 |
·测定重组蛋白protein G2亲和常数的曲线拟合 | 第44-45页 |
·蛋白标准品(protein G')的曲线拟合 | 第45-47页 |
·亲和常数的计算 | 第47页 |
·分析与思考 | 第47-48页 |
第4章 葡萄球菌蛋白A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 第48-58页 |
·实验材料 | 第48-51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49页 |
·培养基 | 第4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9页 |
·酶、试剂盒及其他 | 第49页 |
·主要溶液 | 第49-51页 |
·分子克隆相关试剂 | 第49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的主要试剂 | 第49-50页 |
·Western Blot相关溶液 | 第50-51页 |
·室验方法 | 第51-56页 |
·Staphylococcus aureus(CowanⅠ)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51页 |
·protein A'基因的亚克隆 | 第51-53页 |
·引物设计 | 第51-52页 |
·扩增protein A'的基因 | 第52页 |
·PCR产物的胶回收 | 第52页 |
·DNA片段与载体质粒的酶切处理 | 第52-53页 |
·酶的失活处理及产物回收 | 第53页 |
·DNA的连接 | 第53页 |
·质粒的转化 | 第53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53页 |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53页 |
·蛋白protein A'的表达 | 第53-54页 |
·蛋白质protein A'的纯化 | 第54页 |
·protein A'粗提液的获得 | 第54页 |
·Ni~(2+)柱亲和层析 | 第54页 |
·protein A'的鉴定 | 第54-56页 |
·蛋白质protein A'的SDS-PAGE | 第54页 |
·protein A'转膜 | 第54-55页 |
·封闭 | 第55页 |
·抗体孵育 | 第55页 |
·显色 | 第55-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protein A'基因的克隆 | 第56页 |
·protein A'蛋白的表达 | 第56页 |
·protein A'蛋白的纯化 | 第56-57页 |
·protein A'的鉴定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发表文章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