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重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DS16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2页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及其编码基因第10-13页
     ·SAM合成酶编码基因第10-11页
     ·促进SAM合成进展第11-13页
   ·SAM合成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第13-16页
     ·SAM合成酶的分离纯化第13-15页
     ·SAM合成酶结构、催化机制及性质研究进展第15-16页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及其改造第16-21页
     ·毕赤酵母重组蛋白表达系统第16-17页
     ·毕赤酵母重组蛋白表达系统的改造第17-21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35页
   ·实验材料第22-25页
     ·菌种和质粒第22-23页
     ·培养基配方第23页
     ·实验试剂第23-24页
     ·引物第24-25页
     ·实验仪器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30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第25-28页
     ·菌种的甘油管保种第28页
     ·毕赤酵母的摇瓶培养第28-29页
     ·蛋白纯化第29-30页
   ·分析方法第30-35页
     ·SAM含量的测定方法第30-31页
     ·胞内SAM合成酶活性测定第31-32页
     ·蛋白含量测定第32页
     ·SDS-蛋白电泳第32-33页
     ·酶学性质的考察第33-34页
     ·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第34页
     ·GFP荧光强度测定第34-35页
第三章 SAM合成酶DS16重组表达菌株的构建与表达第35-42页
   ·胞内表达载体及重组菌的构建第35-37页
     ·带组氨酸标签的ds16基因的获得第35页
     ·胞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5-37页
     ·胞内表达重组菌的构建第37页
   ·分泌表达载体及重组菌的构建第37-38页
     ·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38页
     ·分泌表达重组菌的构建第38页
   ·重组菌SAM合成酶的表达第38-41页
     ·胞内表达重组菌的诱导表达第39-40页
     ·分泌表达重组菌的诱导表达第40页
     ·不同表达策略对DS16表达水平的影响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SAM合成酶DS16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第42-50页
   ·SAM合成酶DS16的分离纯化第42-45页
     ·硫酸铵分级沉淀第42页
     ·阴离子交换层析及其条件优化第42-44页
     ·疏水层析第44页
     ·DS16纯化结果分析第44-45页
   ·DS16的酶学性质研究第45-49页
     ·等电点第46页
     ·最适pH和最适反应温度第46-47页
     ·热稳定性第47页
     ·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第47-48页
     ·动力学参数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毕赤酵母分泌系统改造的探索第50-63页
   ·信号肽改造策略的设计第50-52页
     ·内源性信号肽PIPA00211S的选择第50-52页
   ·整合质粒和重组菌的构建第52-58页
     ·构建流程第52页
     ·LacZ及egfp的获得第52-53页
     ·LacZ基因整合质粒及其表达菌的构建第53-56页
     ·egfp整合质粒及其表达菌的构建第56-57页
     ·ds16NH整合质粒及其表达菌的构建第57-58页
   ·信号肽对外源蛋白分泌表达的影响第58-60页
   ·讨论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结论第63页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芽孢杆菌B-9987抑菌物质的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链球菌蛋白G的构建、重组表达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