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7页 |
·实践背景及意义 | 第11-15页 |
·理论背景及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9-2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3-35页 |
·管理学关于公平理论的研究 | 第23-27页 |
·关于公平含义的研究 | 第23-24页 |
·关于公平维度及测度的研究 | 第24-26页 |
·组织公平理论的发展方向 | 第26-27页 |
·公平偏好模型的发展 | 第27-32页 |
·关注分配结果的公平偏好模型及评述 | 第27-29页 |
·基于公平意图和信念的互惠偏好模型 | 第29-32页 |
·公平感及公平偏好特征的研究 | 第32-33页 |
·管理学关于公平敏感性的研究 | 第32-33页 |
·实验经济学对公平偏好敏感性的研究 | 第33页 |
·公平偏好对激励契约结构与效率影响的研究 | 第33-34页 |
·公平偏好对道德风险问题之下激励契约结构的修正 | 第33-34页 |
·公平偏好对激励契约效率的影响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教师需求特征及激励困境分析 | 第35-52页 |
·研究型大学及教师内涵的界定 | 第35-38页 |
·研究型大学功能及特征 | 第35-37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内涵 | 第37-38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劳动及人力资本特征 | 第38-43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劳动的特征 | 第38-39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需要的非物质特征 | 第39-40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人力资本异质性特征 | 第40-41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工作任务特征 | 第41-43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需求与心理偏差定性分析 | 第43-45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需求与动机分析 | 第43-45页 |
·研究型大学对教师需求认识的偏差 | 第45页 |
·公平心理需求对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的反思 | 第45-51页 |
·研究型大学的治理及激励契约 | 第45-48页 |
·研究型大学委托代理关系及激励困境 | 第48-49页 |
·公平偏好视角下教师激励契约的效率分析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教师公平偏好心理解释的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第52-88页 |
·研究目的及总体的构思 | 第52-5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52页 |
·总体的构思 | 第52-53页 |
·研究分析工具 | 第53-54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公平偏好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施测 | 第54-69页 |
·公平偏好揭示维度理论分析 | 第54-56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56-57页 |
·预测试 | 第57-64页 |
·正式施测 | 第64-69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公平偏好现状分析 | 第69-86页 |
·由薪酬考察公平偏好 | 第69-77页 |
·由晋升机制考察公平偏好 | 第77-81页 |
·由外界交往考察公平偏好 | 第81-82页 |
·由经典博弈实验考察公平偏好 | 第82-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教师公平偏好敏感性的实验评估 | 第88-100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工具 | 第88-8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88页 |
·研究的工具 | 第88-89页 |
·公平偏好参照依赖特征定性分析 | 第89-91页 |
·公平偏好参照依赖特征 | 第89-90页 |
·公平偏好敏感性衰变路径特征 | 第90-91页 |
·研究型大学公平偏好参照依赖实验 | 第91-96页 |
·实验设计 | 第91-92页 |
·实验对象的选择与实施 | 第92页 |
·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92-96页 |
·结合实验结果发展公平偏好效用函数表达式 | 第96-99页 |
·描述敏感性递减特征的公平偏好模型 | 第96-97页 |
·基于公平偏好递减敏感性的社会效用函数分析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基于公平偏好特征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契约优化 | 第100-123页 |
·基于公平偏好的委托代理关系重构 | 第100-104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心理需求与激励之间关系 | 第100-101页 |
·基于公平偏好心理需求委托代理关系重构思路 | 第101-102页 |
·基于公平偏好心理需求的委托代理关系修正 | 第102-104页 |
·融入公平偏好的研究型大学教师具体激励契约优化 | 第104-111页 |
·公平偏好对岗位绩效工资合约激励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公平偏好多任务激励契约的激励效果的影响 | 第107-111页 |
·公平偏好下研究型大学激励契约优化的案例 | 第111-116页 |
·公平偏好下研究型大学激励契约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116-122页 |
·基于显性激励合约维度的激励合约优化政策建议 | 第116-119页 |
·基于晋升维度的激励合约优化政策建议 | 第119-121页 |
·基于外界交往维度的激励合约优化的政策建议 | 第121-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28页 |
·结论 | 第123-124页 |
·创新点 | 第124-125页 |
·展望 | 第125-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7页 |
附录 | 第137-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