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7-35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 | 第17-18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 第18-19页 |
·体系结构 | 第18-19页 |
·节点组成 | 第19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第19-20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 | 第20-22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技术 | 第22-35页 |
·MAC层技术 | 第22-26页 |
·路由技术 | 第26-32页 |
·安全机制 | 第32-33页 |
·定位技术 | 第33-35页 |
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 | 第35-52页 |
·距离测量的方法 | 第35-39页 |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 第35-36页 |
·信号传播时间/时间差/往返时间(TOA/TDOA/RTOF) | 第36-38页 |
·接收信号相位差(PDOA) | 第38页 |
·近场电磁测距(NFER) | 第38-39页 |
·定位的技术指标 | 第39-40页 |
·定位算法的分类 | 第40-41页 |
·基于测距的定位技术 | 第41-45页 |
·三边定位和多边定位 | 第42-44页 |
·接收信号角度定位 | 第44-45页 |
·无需测距的定位技术 | 第45-48页 |
·质心算法 | 第45-46页 |
·DV-Hop算法 | 第46-47页 |
·不定型(Amorphous)定位算法 | 第47页 |
·APIT算法 | 第47-48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 | 第48-52页 |
·使用RSSI方式定位的系统 | 第48-49页 |
·使用TOA/TDOA方式定位的系统 | 第49-50页 |
·混合定位系统 | 第50页 |
·无需测距的定位系统 | 第50-52页 |
第4章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节点定位 | 第52-65页 |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背景 | 第52-53页 |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53-55页 |
·算法描述 | 第53页 |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53-55页 |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 第55-57页 |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节点定位 | 第57-60页 |
·惯性权重w的选择 | 第57页 |
·适应值的计算 | 第57-58页 |
·算法的计算过程 | 第58-59页 |
·计算流程 | 第59-60页 |
·仿真实验 | 第60-64页 |
·仿真环境 | 第60页 |
·锚节点个数与定位覆盖率的关系 | 第60-61页 |
·定位误差与测距误差的关系 | 第61-62页 |
·定位误差与节点数量的关系 | 第62页 |
·定位误差与信标节点数的关系 | 第62-63页 |
·算法的能量利用效率比较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全文总结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