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相关概念 | 第10页 |
·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国外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文献阅读 | 第13页 |
·理论分析 | 第13页 |
·实地调查 | 第13-14页 |
·实践探讨 | 第14页 |
2 武汉居住区现状调查分析及评价 | 第14-27页 |
·武汉居住区现状调查分析 | 第14-24页 |
·调查地点 | 第14页 |
·水体景观 | 第14-17页 |
·绿化 | 第17-22页 |
·小品 | 第22-24页 |
·武汉居住区存在问题 | 第24-27页 |
·忽视地域历史文化背景,缺乏当地的文化意识 | 第24-25页 |
·人性化设计欠缺,环境亲切感不足 | 第25页 |
·对植物景观的营造缺乏思考,生态设计水平较低 | 第25-27页 |
·缺乏经济性考虑,忽略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 第27页 |
3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 第27-30页 |
·设计的原则 | 第27-29页 |
·舒适性原则 | 第27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27-28页 |
·共享性原则 | 第28页 |
·经济性原则 | 第28页 |
·美观性原则 | 第28页 |
·生态性原则 | 第28页 |
·历史人文原则 | 第28-29页 |
·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29-30页 |
·彰显传统文化 | 第29页 |
·坚持以人为本 | 第29-30页 |
·遵循生态可持续 | 第30页 |
4 居住区环境景观要素的设计方法 | 第30-36页 |
·当地历史文化的体现 | 第30-33页 |
·空间形态 | 第31页 |
·色彩 | 第31-32页 |
·尺度 | 第32页 |
·材料及工艺 | 第32-33页 |
·人性化居住场所的营造 | 第33-34页 |
·领域空间设计 | 第33页 |
·交往空间设计 | 第33-34页 |
·居民参与的空间设计 | 第34页 |
·生态原则的体现 | 第34-36页 |
·植物绿化设计 | 第34-35页 |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 第35页 |
·水体生态设计 | 第35页 |
·坚持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原则 | 第35-36页 |
·景观设计的经济性表达 | 第36页 |
5 实例——武汉人信千年美丽三期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 | 第36-54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6-37页 |
·设计理念 | 第37-42页 |
·知音湖畔的人文居住区 | 第37页 |
·水绿交织的主轴景观 | 第37-38页 |
·归属感的生活场所 | 第38-40页 |
·景观与功能融合 | 第40-42页 |
·景观规划布局 | 第42-44页 |
·景观设计要点 | 第44-45页 |
·以人为本——注重视觉感受及人的行为活动 | 第44页 |
·细部设计——设计意图需要更多的细部去完善 | 第44页 |
·围合景观——人们对半私密空间的心理需求 | 第44-45页 |
·生态美景——具有双重功能的植物种植设计 | 第45页 |
·景观要素设计 | 第45-54页 |
·水体 | 第45-47页 |
·植被 | 第47-50页 |
·道路 | 第50-52页 |
·景观小品 | 第52-54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