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基于二维液相色谱技术的元胡活性成分筛选及其药效和毒性机制的蛋白组学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14-26页
 1. 中药物质基础筛选第14-17页
 2. 蛋白组学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及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第17-18页
 3. 化学蛋白组学技术在中药作用靶点研究中的应用第18-19页
 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9-21页
 参考文献第21-26页
第二部分 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筛选中药元胡的活性镇痛成分第26-50页
 1. 前言第26-28页
 2. 实验部分第28-3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1-43页
 4.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第三部分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纹状体透析液中左旋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第50-68页
 1. 前言第50-51页
 2. 实验部分第51-54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4-64页
 4.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第四部分 基于纳升级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蛋白组学技术在左旋延胡索乙素诱导肝细胞凋亡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第68-92页
 1. 前言第68-70页
 2. 实验部分第70-73页
 3. 结果第73-84页
 4. 讨论第84-86页
 5.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第五部分 联用差异蛋白组学和化学蛋白组学技术研究左旋延胡索乙素在福尔马林模型中的镇痛机制第92-121页
 1. 前言第92-93页
 2. 实验部分第93-98页
 3. 结果第98-108页
 4. 讨论第108-111页
 5. 结论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1页
结语第121-124页
综述中药化学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第124-156页
 1. 中药材质量控制第125-130页
 2. 中药物质基础筛选第130-133页
 3. 中药作用机理研究及安全性评价第133-138页
 4. 中医理论的探索第138-140页
 5. 前景及展望第140-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56-158页
致谢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檗碱与氟康唑协同抗耐药白念珠菌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SHR116958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