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电磁谐振 | 第11-16页 |
·电磁谐振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本文的框架结构与主要工作 | 第19-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小型天线的测量与谐振腔的测试应用 | 第25-43页 |
·简介 | 第25-26页 |
·天线的小型化方法 | 第26-27页 |
·天线的测量 | 第27-30页 |
·利用谐振腔实施的测试方法 | 第30-39页 |
·腔体谐振法 | 第31-34页 |
·介质谐振法 | 第34-37页 |
·谐振腔的分析方法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第三章 加载小型天线的谐振腔特性研究 | 第43-65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传输线腔的理论分析 | 第44-49页 |
·传输线腔品质因数的再讨论 | 第49-54页 |
·无耗传输线腔 | 第51-52页 |
·有耗传输线腔 | 第52-54页 |
·中心加载的传输线腔分析 | 第54-55页 |
·传输线腔用于小型天线测量的理论分析 | 第55-63页 |
·第一类谐振模式下的小型天线的特性测试 | 第56-58页 |
·第二类谐振模式下的小型天线的特性测试 | 第58-61页 |
·存在两类谐振模式的仿真验证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加载小型天线的传输线腔的实验系统与应用研究 | 第65-77页 |
·实验系统 | 第65-66页 |
·实验方法、结果及分析 | 第66-68页 |
·天线在传输线腔内与其在手机主板上谐振频率间的关系 | 第68-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第五章 谐振腔中小型天线性能的研究 | 第77-95页 |
·简介 | 第77页 |
·天线在谐振腔内辐射场的模式分析 | 第77-84页 |
·微带天线的场分析 | 第84-92页 |
·微带天线的模式理论分析 | 第84-88页 |
·谐振腔内的模式分析 | 第88-91页 |
·谐振腔内微带天线的特性 | 第91-92页 |
·小结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第六章 小型天线效率的测试系统研究 | 第95-117页 |
·简介 | 第95页 |
·目前天线效率的测量方法研究 | 第95-102页 |
·方向图综合法 | 第96-97页 |
·混响室法 | 第97-98页 |
·惠勒法(Wheeler method) | 第98-102页 |
·惠勒法宽带效率测试方法 | 第102-106页 |
·宽带天线效率的测量系统 | 第106-109页 |
·系统组成 | 第106-108页 |
·测试软件 | 第108-109页 |
·宽带天线效率测量结果及讨论 | 第109-113页 |
·小结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7页 |
第七章 手机天线与人体头颅的耦合研究 | 第117-139页 |
·简介 | 第117-118页 |
·FDTD简介 | 第118-123页 |
·Yee网格 | 第119-120页 |
·数值稳定性与色散性 | 第120-121页 |
·吸收边界条件 | 第121-122页 |
·SAR参数的提取及分类 | 第122-123页 |
·人体模型与电磁参数 | 第123-126页 |
·双频PIFA天线模型 | 第126-129页 |
·计算结果 | 第129-136页 |
·天线对人体头颅的影响 | 第129-131页 |
·人体头颅对天线的影响 | 第131-136页 |
·小结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39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139-143页 |
·总结 | 第139-140页 |
·展望 | 第140-141页 |
·关于谐振的探讨 | 第141-143页 |
附录 | 第143-145页 |
致谢 | 第145-147页 |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7-149页 |
作者在校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