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节 重要概念解释 | 第19-22页 |
·混沌经济学 | 第19-21页 |
·汇率决定与汇率波动 | 第21页 |
·央行干预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22-24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结构 | 第24-26页 |
第五节 创新要点 | 第26-28页 |
·研究视角创新 | 第2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汇率理论回顾及分析 | 第28-59页 |
第一节 传统的汇率理论及其发展 | 第28-41页 |
·1914年金本位瓦解~1944年:平价理论 | 第28-29页 |
·1944年~1973年:国际收支理论 | 第29-30页 |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资产市场学说 | 第30-34页 |
·20世纪80年代: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 | 第34-37页 |
·20世纪90年代:基于微观研究的汇率理论 | 第37-41页 |
第二节 传统的汇率理论的缺陷分析 | 第41-48页 |
·对模型的检验结果 | 第41-43页 |
·理论缺陷分析 | 第43-48页 |
第三节 混沌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 第48-57页 |
·经济现象的混沌研究 | 第48-49页 |
·汇率问题的混沌研究 | 第49-57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三章 混沌理论及其在汇率上的应用 | 第59-77页 |
第一节 混沌的基本概念 | 第59-62页 |
第二节 混沌特征量 | 第62-67页 |
·Lyapunov指数 | 第62-64页 |
·分形维数 | 第64-67页 |
·Kolmogorov熵 | 第67页 |
第三节 外汇市场及交易者分析 | 第67-73页 |
·外汇市场特性 | 第68页 |
·交易者有限理性 | 第68-70页 |
·外汇市场有限套利 | 第70页 |
·交易者类型分析 | 第70-73页 |
第四节 汇率混沌货币模型 | 第73-76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四章 人民币外汇市场特征分析 | 第77-92页 |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第77-80页 |
·"汇改"的背景 | 第77-78页 |
·"汇改"的主要内容 | 第78-80页 |
第二节 外汇市场现状 | 第80-86页 |
·市场体系结构的划分 | 第80-82页 |
·衍生产品市场交易概况 | 第82-85页 |
·人民币各交易市场间的联系 | 第85-86页 |
第三节 人民币外汇市场波动特征 | 第86-9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混沌的实证检验 | 第92-130页 |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混沌判据 | 第92-94页 |
第二节 相空间重构技术 | 第94-104页 |
·Takens定理与相空间重构 | 第94-95页 |
·时延的确定 | 第95-98页 |
·嵌入维的确定 | 第98-102页 |
·同时确定时延与嵌入维 | 第102-104页 |
第三节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检验 | 第104-128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107-111页 |
·非线性检验 | 第111-120页 |
·关联维数估计 | 第120-122页 |
·Lyapunov指数谱估计 | 第122-124页 |
·Kolmogorov熵估计 | 第124-128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第六章 汇率混沌的理论解释 | 第130-152页 |
第一节 混沌研究的前提假设 | 第130-134页 |
·异质性交易者 | 第131-132页 |
·分形市场假说 | 第132-134页 |
第二节 汇率混沌的解释 | 第134-141页 |
·汇率运动的整体描述 | 第134-136页 |
·非线性作用的机理 | 第136-137页 |
·信息流诱发混沌 | 第137-139页 |
·资源流实现混沌 | 第139-141页 |
第三节 汇率混沌的模型分析 | 第141-147页 |
·市场分析技术 | 第141-142页 |
·订单流交易的原因 | 第142-143页 |
·汇率混沌模型 | 第143-147页 |
第四节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的解释 | 第147-150页 |
·汇率及其波动的检验结果 | 第147-148页 |
·人民币汇率混沌的解释 | 第148-150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50-152页 |
第七章 混沌控制与央行干预 | 第152-168页 |
第一节 关于央行干预 | 第152-156页 |
·冲销干预 | 第152-153页 |
·央行干预的目的 | 第153-155页 |
·央行干预的目标 | 第155-156页 |
第二节 央行干预的有效性 | 第156-160页 |
·对央行干预的检验方法 | 第157-158页 |
·对央行干预有效性检验结果 | 第158-160页 |
第三节 引入央行干预的混沌模型 | 第160-163页 |
第四节 混沌的控制与央行干预 | 第163-167页 |
·延迟反馈控制方法 | 第164-166页 |
·定常反馈方法 | 第166-167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67-168页 |
第八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 | 第168-176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168-171页 |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呈现出明显的混沌动力学属性 | 第169-170页 |
·汇率的波动是混沌系统特有的内随机所致 | 第170页 |
·央行适当的干预目标可以抑制汇率的过度波动 | 第170-171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171-176页 |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促进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化、灵活性 | 第172-173页 |
·完善外汇市场,提高外汇市场流动性、稳定性和市场效率 | 第173-174页 |
·合理选择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目标,提高市场化干预水平 | 第174-176页 |
参考文献 | 第176-180页 |
致谢 | 第180-181页 |
个人简历 | 第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