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论文

承德市京津风沙源二期治理工程第一阶段生态效益评价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13页
    1.5 技术路线第13页
    1.6 创新点第13-15页
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21页
    2.1 国外生态效益的研究第15-16页
    2.2 国内生态效益的研究第16-20页
    2.3 研究评述第20-21页
3 承德市京津风沙源工程区域概况第21-34页
    3.1 承德市概况第21-27页
        3.1.1 自然地理概况第21-23页
        3.1.2 社会经济概况第23-26页
        3.1.3 生态环境概况第26-27页
    3.2 承德市工程实施情况第27-31页
    3.3 工程措施对生态影响分析第31-34页
4 承德市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4-40页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第34-35页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第35页
    4.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第35-36页
    4.4 承德市生态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初选第36-38页
    4.5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8-40页
5 承德市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生态效益评估第40-54页
    5.1 生态效益指标价值评估理论第40页
    5.2 工程各效益指标评估方法第40-46页
        5.2.1 涵养水源评估方法第40-42页
        5.2.2 水土保持效益评估方法第42页
        5.2.3 固碳制氧效益评估方法第42-44页
        5.2.4 净化环境评估方法第44-46页
    5.3 承德市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效益具体评估第46-52页
        5.3.1 涵养水源效益第46页
        5.3.2 水土保持效益第46-47页
        5.3.3 固碳释氧效益第47-48页
        5.3.4 净化环境效益第48-51页
        5.3.5 草地生态效益第51-52页
    5.4 承德市风沙源二期工程生态效益总结第52-5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4-57页
    6.1 主要结论第54-55页
    6.2 研究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后记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铝粉爆炸关键因素分析及影响规律研究
下一篇:和邢铁路绿色选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