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世界各国体育事业论文--中国论文--体育教育、训练论文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分析与创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4页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2-19页
   ·研究背景第12-15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9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9-30页
   ·国外关于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研究第19-22页
   ·国内有关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研究第22-28页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述第28-30页
 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框架第30-32页
   ·研究思路第30页
   ·研究方法第30-31页
   ·研究内容框架第31-32页
 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32-34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32页
   ·不足之处第32-34页
第二章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理论基础第34-52页
 1 公共产品理论第34-37页
   ·公共产品的定义第34页
   ·西方公共产品的理论观点及其发展第34-37页
 2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理论第37-41页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相关概念第37-39页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分类与特征第39-40页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第40-41页
 3 制度及制度创新理论第41-46页
   ·制度的定义第41-43页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发展第43-44页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观点和制度变迁理论第44-45页
   ·制度变迁的两个层次第45-46页
 4 公共选择理论第46-52页
   ·公共选择理论的起源与概念第46-48页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第48-51页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第51-52页
第三章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第52-68页
 1 解放前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第52-56页
   ·中国近代(1840——1919年)农村体育变迁第52-53页
   ·中国现代(1819——1949年)农村体育发展的新转折第53-56页
 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第56-62页
   ·体育管理体制的确立第56-59页
   ·供给制度的曲折发展第59-62页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全民健身计划出台前)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第62-63页
 4 全民健身计划出台后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第63-68页
第四章 我国现行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分析第68-96页
 1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困境与缺陷第68-75页
   ·非均衡战略下城乡二元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障碍第68-70页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制度的缺位与模糊第70-73页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缺失与供给决策机制倒置第73-74页
   ·农村体育文化等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制度缺位第74-75页
 2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非均衡及其创新的动力机制第75-84页
   ·制度缺失与冲突掩盖下体育价值的时代渐变第76-83页
   ·科技创新带动体育制度的变迁第83页
   ·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变迁带动第83-84页
 3 政府在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作用第84-87页
   ·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第84页
   ·政府在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与创新中的作用第84-85页
   ·正确看待和处理两种变迁方式第85-86页
   ·正确看待和处理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与创新的成本第86-87页
 4 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现状与农村体育公共产品需求:以湘鄂渝黔边地区为个案第87-96页
   ·参与时间第88-89页
   ·活动场所第89-90页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第90-91页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筹资机制第91-93页
   ·农民对体育公共产品需求位序结构第93-95页
   ·农民对公共产品供给评价与满意度第95-96页
第五章 国外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模式与借鉴第96-118页
 1 国外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第96-110页
   ·彗星主导型供给制度模式第96-101页
   ·波浪互动型供给制度模式第101-105页
   ·塔基放权型供给制度模式第105-110页
 2 国外借鉴与启示第110-118页
   ·国外借鉴第110-112页
   ·国外启示第112-118页
第六章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宏观分析与理论启示第118-134页
 1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统筹思路创新第118-121页
 2 制度的"非中性"与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第121-123页
 3 政府体育职能科学定位,加快我国体育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前提第123-125页
 4 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的启示第125-134页
   ·帕累托最优对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局限与启示第126-129页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次优选择与借鉴第129-130页
   ·"林达尔均衡"的理想色彩与现实启示第130-131页
   ·蒂布特模型的迁移偏好与"用脚投票"第131-132页
   ·启示第132-134页
第七章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优化与创新策略第134-150页
 1 加强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立法和保障制度创新第134-135页
 2 以人为本.健全与创新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组织领导制度第135-137页
 3 建立兼顾公平与效率以及城乡一体化的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体系第137-138页
 4 决策机制中外生变量因素内化,构建决策良性协作博弈制度第138-139页
 5 重视不同区域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非正式制度供给与诱致变迁第139-140页
 6 提高制度供给效率与防止"公地悲剧",建立部门协作与管理制度创新第140-141页
 7 构建以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创新性筹资制度第141-144页
 8 在坚持学校体育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基础上创新农村学校体育制度第144-146页
 9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非均衡创新第146-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作者简介第161-162页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情况第162-163页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课题情况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下一篇:环洞庭湖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