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1.2.1 气候变化对水沙变化的影响 | 第9-11页 |
1.2.1.1 气候对径流量的影响 | 第9-10页 |
1.2.1.2 气候对输沙量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2 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 | 第11-13页 |
1.2.2.1 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2.2 人类活动对输沙量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变化影响的评价方法 | 第13-15页 |
1.2.3.1 对比分析法 | 第14页 |
1.2.3.2 模拟分析法 | 第14-15页 |
1.2.4 研究不足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6-18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 第18-25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19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18-19页 |
2.1.3 气候特征 | 第19页 |
2.1.4 土壤与植被 | 第19页 |
2.2 资料来源与数据整理 | 第19-20页 |
2.2.1 降雨量数据 | 第19页 |
2.2.2 径流量数据 | 第19-20页 |
2.2.3 输沙量数据 | 第20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2.3.1 集中度和集中期 | 第20-21页 |
2.3.2 M-K趋势检验法 | 第21页 |
2.3.3 累积距平法 | 第21-22页 |
2.3.4 PETTITT法 | 第22页 |
2.3.5 M-K突变检验法 | 第22-23页 |
2.3.6 小波分析法 | 第23页 |
2.3.7 双累积曲线法 | 第23-25页 |
3 潋水河水沙变化规律 | 第25-52页 |
3.1 径流量 | 第25-38页 |
3.1.1 年内分配 | 第25-27页 |
3.1.2 年际变化趋势 | 第27-31页 |
3.1.3 阶段变化 | 第31-32页 |
3.1.4 突变性 | 第32-34页 |
3.1.5 周期性 | 第34-38页 |
3.2 输沙量 | 第38-50页 |
3.2.1 年内分配 | 第38-41页 |
3.2.2 年际变化趋势 | 第41-44页 |
3.2.3 阶段变化 | 第44-46页 |
3.2.4 突变性 | 第46-47页 |
3.2.5 周期性 | 第47-50页 |
3.3 小结 | 第50-52页 |
4 潋水河水沙变化的影响因素 | 第52-71页 |
4.1 降雨因素分析 | 第52-62页 |
4.1.1 年内变化 | 第52-55页 |
4.1.2 年际变化 | 第55-59页 |
4.1.2.1 趋势变化 | 第55-56页 |
4.1.2.2 阶段变化 | 第56-57页 |
4.1.2.3 突变性 | 第57-59页 |
4.1.3 侵蚀性降雨 | 第59-62页 |
4.2 人类活动分析 | 第62-65页 |
4.3 降雨和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影响的评价 | 第65-69页 |
4.3.1 降雨和人类活动对潋水河径流量影响的评价 | 第65-67页 |
4.3.2 降雨和人类活动对潋水河输沙量影响的评价 | 第67-69页 |
4.4 小结 | 第69-71页 |
5 结论与不足 | 第71-7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5.2 研究不足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