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环境中环氧树脂的老化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湿热老化吸湿特性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环氧树脂湿热老化特性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1 环氧树脂湿热老化试验研究 | 第15-16页 |
1.3.2 环氧树脂湿热老化特性研究 | 第16-17页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2 湿热老化实验设计与仿真 | 第18-26页 |
2.1 老化条件的确定 | 第18页 |
2.2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18-19页 |
2.3 样品制备 | 第19-21页 |
2.4 湿热老化试验 | 第21页 |
2.5 特征参量的测试及仿真方法 | 第21-25页 |
2.5.1 质量变化率 | 第21-22页 |
2.5.2 材料微观形貌结构 | 第22-23页 |
2.5.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23-24页 |
2.5.4 介电特性 | 第24页 |
2.5.5 空间电荷特性 | 第24-25页 |
2.5.6 分子模拟 | 第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环氧树脂的湿热老化特性研究 | 第26-46页 |
3.1 湿热老化吸湿特性研究 | 第26-30页 |
3.1.1 吸湿方式的检测 | 第26-28页 |
3.1.2 吸湿量变化规律 | 第28-30页 |
3.2 裂解反应 | 第30页 |
3.3 裂纹生长规律 | 第30-36页 |
3.3.1 裂纹图像获取 | 第30-31页 |
3.3.2 裂纹图像处理 | 第31页 |
3.3.3 裂纹生长规律 | 第31-33页 |
3.3.4 裂纹分布不均匀度 | 第33-35页 |
3.3.5 应用实例 | 第35-36页 |
3.4 介电特性 | 第36-39页 |
3.4.1 老化时间对介电常数实部?'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2 老化时间对介电常数虚部?''的影响 | 第37-39页 |
3.5 空间电荷特性 | 第39-43页 |
3.5.1 湿热老化样品去压后的空间电荷密度分布 | 第39-40页 |
3.5.2 湿热老化样品去压后的空间电荷衰减特性 | 第40-41页 |
3.5.3 陷阱特性演变规律 | 第41-42页 |
3.5.4 陷阱演变特性与裂纹生长规律的关系 | 第42-43页 |
3.6 小结 | 第43-46页 |
4 环氧树脂湿热老化微观作用机理研究 | 第46-70页 |
4.1 分子模拟方法简介 | 第46-47页 |
4.1.1 量子化学 | 第46页 |
4.1.2 分子力场方法 | 第46-47页 |
4.1.3 蒙特卡罗方法 | 第47页 |
4.1.4 分子动力学方法 | 第47页 |
4.2 分子力学及力场方法 | 第47-48页 |
4.3 模型的建立以及细节 | 第48-53页 |
4.3.1 环氧树脂的交联反应 | 第49-50页 |
4.3.2 交联系统建模 | 第50-53页 |
4.4 不同含水量的环氧树脂交联系统建模 | 第53页 |
4.5 水分子扩散行为研究 | 第53-57页 |
4.5.1 浓度对水分子扩散行为的影响 | 第55-56页 |
4.5.2 温度对水分子扩散行为的影响 | 第56-57页 |
4.6 湿热环境对环氧树脂交联系统的影响 | 第57-68页 |
4.6.1 水分子与环氧树脂的作用力分析 | 第58-60页 |
4.6.2 水分子对环氧树脂系统的溶胀作用 | 第60-63页 |
4.6.3 环氧树脂链稳定性分析 | 第63-64页 |
4.6.4 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分析 | 第64-65页 |
4.6.5 裂解产物分析 | 第65-66页 |
4.6.6 空间电荷陷阱演变规律 | 第66-68页 |
4.7 小结 | 第68-7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附录 | 第8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2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