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研究

内容提要第1-7页
前言第7-23页
 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发展历程第7-18页
 二、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18-22页
 三、本文写作前提设定第22-23页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界定与特征第23-61页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涵义的界定第23-53页
  一、法定赔偿的涵义第23-29页
  二、我国理论界对知识产权法定赔偿涵义的理解及评析第29-39页
  三、国外知识产权赔偿的相关规定及评析第39-45页
  四、知识产权法定赔偿涵义的确立第45-53页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特征第53-61页
  一、法定性第53-56页
  二、酌定性第56-58页
  三、数额限定性第58页
  四、适用的特殊性第58-61页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的价值基础第61-81页
 第一节 激励创新第61-64页
  一、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创新价值第61-63页
  二、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的激励创新价值第63-64页
 第二节 强化社会公正第64-75页
  一、保障利益平衡第64-68页
  二、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第68-75页
 第三节 实现效益第75-81页
  一、提高诉讼效率,节省诉讼资源第75-77页
  二、促进权利转化,增长社会财富第77-81页
第三章 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第81-111页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条件存在的问题第81-91页
  一、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情形的困境第82-86页
  二、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模式的僵局第86-88页
  三、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时间的失当第88-89页
  四、知识产权法定赔偿中侵权者免赔条件存在的弊端第89-91页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条件的完善建议第91-111页
  一、明确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适用情形第91-99页
  二、创建新型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模式第99-101页
  三、确立合理的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时间第101-102页
  四、确定侵权者免赔的条件第102-111页
第四章 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的计量标准与数额确定基准第111-145页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计量标准的完善第111-122页
  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计量标准存在的问题第111-114页
  二、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权利数量标准的确立第114-122页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数额确定基准的完善第122-145页
  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数额确定基准存在的问题第122-125页
  二、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数额确定基准的完善建议第125-145页
第五章 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的参考因素第145-165页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参考因素存在的问题第145-149页
  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参考因素一般规则存在的问题第145-147页
  二、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参考因素具体规则存在的问题第147-149页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参考因素的完善建议第149-165页
  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参考因素一般规则的完善建议第149-154页
  二、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参考因素具体规则的完善建议第154-165页
第六章 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规定建议稿及其理由说明第165-183页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规定建议稿第165-171页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规定建议稿的理由说明第171-183页
  一、适用条件的理由说明第171-175页
  二、计量标准与赔偿数额确定基准的理由说明第175-176页
  三、参考因素的理由说明第176-183页
结语第183-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94-195页
后记第195-197页
中文摘要第197-200页
ABSTRACT第200-203页

论文共2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外部性问题研究
下一篇:日本食品安全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