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4-1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9-20页 |
1.2.3 现实意义 | 第20-21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1.3.1 创新研发 | 第21-23页 |
1.3.2 融资 | 第23页 |
1.3.3 融资结构 | 第23-24页 |
1.3.4 融资约束 | 第24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2章 理论分析及文献综述 | 第28-58页 |
2.1 企业创新理论 | 第28-31页 |
2.1.1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 | 第28-29页 |
2.1.2 制度创新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29-30页 |
2.1.3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 第30-31页 |
2.2 融资结构理论 | 第31-36页 |
2.2.1 融资结构理论概述 | 第31页 |
2.2.2 融资结构理论发展脉络 | 第31-36页 |
2.3 融资结构理论与企业创新融资研究 | 第36-38页 |
2.3.1 权衡理论与最优资本结构研究 | 第36-37页 |
2.3.2 代理成本理论、融资控制理论与创新融资研究 | 第37页 |
2.3.3 融资次序理论与创新融资研究 | 第37-38页 |
2.3.4 融资成长周期理论与创新融资研究 | 第38页 |
2.4 企业创新融资相关研究 | 第38-57页 |
2.4.1 企业创新融资困境分析 | 第38-40页 |
2.4.2 企业创新融资研究综述 | 第40-5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3章 中国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 | 第58-80页 |
3.1 中国创新研发活动的总体现状分析 | 第58-65页 |
3.1.1 中国技术创新总体情况的国际比较 | 第58-61页 |
3.1.2 中国技术创新落后状况的投入比例分析 | 第61-64页 |
3.1.3 制造业企业在创新研发中的执行主体地位 | 第64-65页 |
3.2 制造业企业创新研发状况分析 | 第65-73页 |
3.2.1 中国工业企业创新研发活动总体状况分析 | 第65-67页 |
3.2.2 各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研发活动基本情况比较 | 第67-69页 |
3.2.3 各类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的比较分析 | 第69-73页 |
3.3 中国创新研发活动的融资状况分析 | 第73-79页 |
3.3.1 企业是中国创新研发活动的融资主体 | 第73-74页 |
3.3.2 企业创新研发经费的融资来源情况 | 第74-75页 |
3.3.3 微观企业创新融资结构及各融资方式的比较 | 第75-7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4章 制造业企业创新研发投资的融资结构影响分析 | 第80-103页 |
4.1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 第80-82页 |
4.1.1 理论基础 | 第80-81页 |
4.1.2 研究假设 | 第81-82页 |
4.2 融资结构对制造业企业R&D投资影响 | 第82-89页 |
4.2.1 模型构建 | 第82-84页 |
4.2.2 指标选择 | 第84-85页 |
4.2.3 实证检验 | 第85-89页 |
4.3 融资结构分化对制造业企业R&D投资影响 | 第89-102页 |
4.3.1 股权结构对R&D投资影响 | 第89-95页 |
4.3.2 企业规模对R&D投资影响 | 第95-98页 |
4.3.3 宏观环境对R&D投资影响 | 第98-10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5章 政府补贴对制造业企业R&D投资影响 | 第103-121页 |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103-104页 |
5.1.1 理论基础 | 第103-104页 |
5.1.2 研究假设 | 第104页 |
5.2 政府支持制造业企业R&D投资现状 | 第104-116页 |
5.2.1 分地区R&D投资与政府补贴 | 第105-109页 |
5.2.2 分行业R&D投资与政府补贴 | 第109-113页 |
5.2.3 分企业类型R&D投资与政府补贴 | 第113-116页 |
5.3 政府补贴对制造业企业R&D投资影响的计量检验 | 第116-120页 |
5.3.1 模型构建 | 第116-117页 |
5.3.2 指标选取 | 第117页 |
5.3.3 实证检验 | 第117-12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121-12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21-124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124-125页 |
6.3 未来展望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