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人类学论文--古人类学论文

小河墓地古代生物遗骸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提要第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32页
   ·古DNA第8-22页
     ·古DNA 的概念和特点第8-9页
     ·影响古DNA 保存的因素第9-10页
     ·古DNA 研究的理想材料第10-13页
     ·古DNA 研究的分子遗传标记第13-17页
     ·古DNA 在考古学上的优势和应用第17-22页
   ·论文立题依据第22-32页
     ·研究背景第22-26页
     ·小河墓地背景第26-29页
     ·拟要解决的问题第29-32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32-50页
   ·试剂和仪器第32-34页
     ·实验试剂和耗材第32-33页
     ·实验仪器第33-34页
   ·实验方法第34-47页
     ·样本采集方法第34-36页
     ·样本处理第36-37页
     ·核酸抽提第37-38页
     ·核酸测定第38-39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第39-43页
     ·扩增产物检测第43页
     ·扩增产物纯化第43-44页
     ·测序第44-45页
     ·克隆第45-46页
     ·污染的去除与防治措施第46-47页
   ·真实性验证标准第47-48页
   ·数据分析第48-50页
     ·序列校正与比对第48页
     ·共享序列搜索第48页
     ·中介网络分析第48-49页
     ·基因多样性分析第49-50页
第三章 小河墓地人类遗骸古DNA 研究第50-70页
   ·样本信息第50页
   ·小河墓地出土人骨古DNA 研究结果第50-59页
     ·结果的真实性第50-54页
     ·线粒体DNA 高可变区多态性第54-55页
     ·共享序列分布第55-56页
     ·单倍型类群归属及分布第56-59页
     ·性别鉴定结果第59页
   ·讨论第59-68页
     ·小河墓地上下层人群基因比较第59-63页
     ·小河墓地南北区人群基因比较第63-64页
     ·小河墓地所展示的女性社会地位第64-65页
     ·小河墓地古代人群的来源第65-68页
   ·小结第68-70页
第四章 小河墓地出土动植物遗骸古DNA 研究第70-82页
   ·样本信息第70-71页
   ·结果第71-75页
     ·小麦的古DNA 特点第71-72页
     ·黍的古DNA 特点第72-73页
     ·小河墓地出土动物古DNA 研究结果第73-75页
   ·讨论第75-79页
     ·小河农业的起源第75-77页
     ·小河驯化牛的起源第77-79页
     ·农业起源模式第79页
   ·小结第79-82页
第五章 总论第82-88页
   ·东西方人群融合碰撞的时间第82页
   ·东西方人群发生碰撞的地点第82-84页
   ·东西方人群混合模式第84页
   ·新疆农业和畜牧业起源模式第84-85页
   ·塔里木盆地青铜早期人群构成第85页
   ·迁入路线的初探第85-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2页
附录第102-12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125页
中文摘要第125-128页
Abstract第128-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羧基转移酶功能域的理论计算研究
下一篇:Nramp2-exo-loop1相关肽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