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3.1 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2 制造业财务风险预警文献综述 | 第13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财务风险预警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7-25页 |
2.1 财务风险概述 | 第17-19页 |
2.1.1 财务风险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财务风险的特点 | 第17-18页 |
2.1.3 财务风险的界定 | 第18-19页 |
2.2 财务风险预警概述 | 第19-22页 |
2.2.1 财务风险预警的概念 | 第19页 |
2.2.2 财务风险预警的功能 | 第19页 |
2.2.3 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法 | 第19-22页 |
2.3 财务风险预警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3.1 契约理论 | 第22-23页 |
2.3.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3页 |
2.3.3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3-24页 |
2.3.4 博弈理论 | 第24-25页 |
3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第25-32页 |
3.1 制造业范围和特征 | 第25-28页 |
3.1.1 制造业介绍 | 第25页 |
3.1.2 中国制造业行业特征 | 第25-28页 |
3.2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 第28-32页 |
3.2.1 总体经营效益水平下降 | 第28-29页 |
3.2.2 价值失衡 | 第29-30页 |
3.2.3 负债结构不合理 | 第30页 |
3.2.4 被特别处理比例高 | 第30-32页 |
4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第32-42页 |
4.1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选取思路 | 第32-33页 |
4.2 财务指标选取 | 第33-39页 |
4.2.1 偿债能力指标 | 第33-34页 |
4.2.2 营运能力指标 | 第34-36页 |
4.2.3 盈利能力指标 | 第36-37页 |
4.2.4 成长能力指标 | 第37-38页 |
4.2.5 现金流量能力指标 | 第38-39页 |
4.3 非财务指标的选取 | 第39-42页 |
4.3.1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 第39页 |
4.3.2 Z指数 | 第39-40页 |
4.3.3 CR_5 指数 | 第40页 |
4.3.4 董事会规模 | 第40页 |
4.3.5 独立董事比例 | 第40-42页 |
5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分析 | 第42-53页 |
5.1 财务风险预警样本选取 | 第42-43页 |
5.2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变量筛选 | 第43-51页 |
5.2.1 显著性检验 | 第43-47页 |
5.2.2 因子分析 | 第47-51页 |
5.3 财务风险预警的LOGISTIC模型 | 第51-53页 |
5.3.1 Logistic模型建立 | 第51-52页 |
5.3.2 Logistic模型检验 | 第52-53页 |
6 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分析 | 第53-60页 |
6.1 引子 | 第53页 |
6.2 公司简介 | 第53页 |
6.3 公司财务状况 | 第53-55页 |
6.4 广生堂财务风险分析 | 第55-57页 |
6.4.1 偿债能力逐渐下降 | 第55-56页 |
6.4.2 投资活动现金流波幅大 | 第56-57页 |
6.4.3 公司管理压力大 | 第57页 |
6.4.4 财务风险程度预警分析 | 第57页 |
6.5 广生堂财务风险改进措施 | 第57-60页 |
6.5.1 依托自身优势,恢复销售能力 | 第58页 |
6.5.2 加强对现金流的管理 | 第58页 |
6.5.3 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 第58-60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