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农村财政论文

财政支农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3页
导论第20-42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0-21页
    二、文献综述第21-34页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34-37页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第37-40页
    五、可能的创新与研究局限第40-42页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42-51页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第42-45页
        一、财政支农第42-43页
        二、农业绿色发展第43页
        三、农业绿色生产率第43-44页
        四、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第44-45页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第45-50页
        一、公共财政理论第45-46页
        二、农业外部性理论第46-47页
        三、绿色发展理论第47-48页
        四、生产效率理论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二章 财政支农政策演变与评价第51-70页
    第一节 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沿革第51-62页
        一、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第51-54页
        二、1979~2003年:改革开放至统筹城乡发展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第54-59页
        三、2004年至今: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的财政支农政策第59-62页
    第二节 财政支农政策的发展趋势与重点方向第62-67页
        一、“十三五”时期财政支农政策的发展趋势与重点方向第63-64页
        二、未来中长期财政支农政策的发展趋势与重点方向第64-67页
    第三节 财政支农政策的农业绿色发展视角评价第67-69页
        一、财政支农政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第67-68页
        二、农业绿色发展视角下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不足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三章 财政支农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率的作用机理与路径分析第70-82页
    第一节 财政支农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辨析第70-74页
        一、投入产出视角分析第70-72页
        二、效用理论视角分析第72-74页
    第二节 财政支农对农业绿色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理第74-77页
        一、财政支农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发生机理第74-75页
        二、财政支农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作用功能与效应第75-77页
    第三节 财政支农对农业绿色生产率影响的作用路径第77-80页
        一、财政支农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作用路径第77-79页
        二、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作用路径第79-80页
        三、财政支农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共同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作用路径第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四章 农业绿色生产率测算与结果分析第82-101页
    第一节 农业绿色生产率评价方法第82-87页
        一、农业绿色生产率测算中农业环境污染的处理方法第82-85页
        二、农业绿色生产率测算及其分解方法第85-87页
    第二节 农业绿色生产率测算的指标与数据第87-91页
        一、指标体系构建第88页
        二、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第88-90页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第90-91页
    第三节 农业绿色生产率测算结果分析第91-99页
        一、静态农业绿色生产率测算结果分析第91-96页
        二、动态农业绿色生产率测算结果分析第96-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五章 财政支农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变化的影响分析:基于绿色发展视角第101-121页
    第一节 财政支农背景下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变化第101-107页
        一、农业劳动力投入第101-102页
        二、农业土地投入第102-104页
        三、农业机械投入第104-105页
        四、农业化肥投入第105-107页
    第二节 绿色发展视角下农业生产要素间替代关系第107-115页
        一、生产要素替代测度方法第107-109页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第109页
        三、农业生产要素间替代关系变化测度第109-115页
    第三节 财政支农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15-119页
        一、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第115-117页
        二、回归模型估计方法选择第117页
        三、回归估计结果与分析第117-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六章 财政支农对农业绿色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21-136页
    第一节 理论模型构建第121-122页
    第二节 基于全国层面时序数据的影响估计第122-127页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第122-123页
        二、时间序列相关检验第123-125页
        三、协整关系检验第125-127页
    第三节 基于省级层面面板数据的影响估计第127-134页
        一、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第127-130页
        二、回归模型估计方法选择第130-131页
        三、回归估计结果与分析第131-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七章 财政支农对农业绿色生产率影响的拓展分析:基于区域差异视角第136-146页
    第一节 基于粮食功能分区划分的区域差异分析第136-139页
        一、区域划分第136-137页
        二、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第137-138页
        三、回归估计结果与分析第138-139页
    第二节 基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区域差异分析第139-142页
        一、区域划分第139-140页
        二、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第140-141页
        三、回归估计结果与分析第141-142页
    第三节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区域差异分析第142-144页
        一、区域划分第142页
        二、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第142-143页
        三、回归估计结果与分析第143-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146页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46-153页
    一、主要结论第146-149页
    二、政策建议第149-153页
附录第153-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7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71-173页
致谢第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创新效应
下一篇:古典经济学道德观演化研究--从斯密、李嘉图到约翰·穆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