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海绵城市雨洪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SWMM模型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2 低影响开发措施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1-29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1-24页 |
2.1.1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2.1.2 水文气象 | 第22页 |
2.1.3 土壤植被 | 第22页 |
2.1.4 河流水系 | 第22-23页 |
2.1.5 地下水 | 第23-24页 |
2.2 城市防洪排水现状 | 第24页 |
2.2.1 历史洪涝 | 第24页 |
2.2.2 防洪系统现状 | 第24页 |
2.2.3 排水系统现状 | 第24页 |
2.3 贵安新区中心区规划情况 | 第24-29页 |
2.3.1 城市雨洪措施介绍 | 第25-27页 |
2.3.2 贵安新区中心区雨洪措施布置情况 | 第27-29页 |
3 贵安新区降雨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 第29-40页 |
3.1 数据资料与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3.1.1 数据资料 | 第30页 |
3.1.2 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3.2 年降雨量和年径流量趋势突变分析 | 第32-35页 |
3.3 降雨径流综合分析 | 第35-36页 |
3.4 暴雨洪涝变化特征分析 | 第36-38页 |
3.4.1 暴雨统计标准 | 第36页 |
3.4.2 研究区暴雨特征分析 | 第36-38页 |
3.5 径流系数趋势数分析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贵安新区暴雨洪水模型构建及分析 | 第40-75页 |
4.1 SWMM模型概述 | 第40-46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6-54页 |
4.2.1 降雨径流资料 | 第46-49页 |
4.2.2 贵安新区规划前后下垫面分析 | 第49-52页 |
4.2.3 SWMM模型构建步骤 | 第52-53页 |
4.2.4 模型检验 | 第53-54页 |
4.3 贵安新区规划前SWMM模型构建 | 第54-66页 |
4.3.1 现状排水系统概化 | 第54-55页 |
4.3.2 规划前参数设置 | 第55-60页 |
4.3.3 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第60-62页 |
4.3.4 模型参数预估 | 第62-63页 |
4.3.5 参数校准与验证 | 第63-66页 |
4.4 城市规划后模型构建 | 第66-68页 |
4.4.1 城市规划后排水系统概化 | 第66-67页 |
4.4.2 规划后模型参数的设置 | 第67-68页 |
4.5 贵安新区示范区规划前后水文过程对比分析 | 第68-69页 |
4.6 城市雨洪措施参数的确定 | 第69-74页 |
4.6.1 贵安生态文明创新园概况 | 第70页 |
4.6.2 模型概化 | 第70-71页 |
4.6.3 参数设置 | 第71-72页 |
4.6.4 模拟结果 | 第72-7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 城市雨洪措施研究 | 第75-100页 |
5.1 城市雨洪措施单元选择的原则和标准 | 第75页 |
5.2 城市雨洪措施布置及参数设置 | 第75-81页 |
5.2.1 城市雨洪措施布置 | 第75-79页 |
5.2.2 城市雨洪措施参数设置 | 第79-81页 |
5.3 城市雨洪措施单元水文效应 | 第81-88页 |
5.3.1 实测降雨下城市雨洪措施单元水文效应 | 第81-82页 |
5.3.2 设计降雨下城市雨洪措施单元水文效应 | 第82-88页 |
5.3.3 城市雨洪措施单元水文效应分析 | 第88页 |
5.4 城市雨洪措施组合控制效果 | 第88-95页 |
5.4.1 城市雨洪措施组合情景设计 | 第88页 |
5.4.2 城市雨洪措施组合水文效应分析 | 第88-95页 |
5.5 城市雨洪措施优化配置 | 第95-99页 |
5.5.1 水文效应优化配置 | 第95-97页 |
5.5.2 城市雨洪措施成本经济性分析 | 第97-9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00-101页 |
6.2 新见解 | 第101页 |
6.3 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