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公司定向增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利益输送的视角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定向增发的利益输送问题 | 第12-14页 |
1.2.2 定向增发的绩效研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9页 |
1.4.1 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定向增发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19-2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2.1.1 定向增发的内涵和特点 | 第19-22页 |
2.1.2 利益输送的界定 | 第22页 |
2.2 定向增发的分类和投资效率 | 第22-24页 |
2.2.1 定向增发的分类 | 第22-23页 |
2.2.2 定向增发投资效率 | 第23-24页 |
2.3 定向增发中利益输送的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页 |
2.3.3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5-26页 |
2.3.4 “隧道”效应 | 第26页 |
2.4 利益输送的方式 | 第26-29页 |
2.4.1 操纵发行价格 | 第26-27页 |
2.4.2 注入劣质资产 | 第27页 |
2.4.3 盈余管理 | 第27-28页 |
2.4.4 套现行为 | 第28-29页 |
第3章 DB公司定向增发情况概述 | 第29-37页 |
3.1 公司简介和组织结构 | 第29页 |
3.2 定向增发方案及实施过程 | 第29-32页 |
3.3 定向增发后的财务效应分析 | 第32-37页 |
3.3.1 偿债能力分析 | 第32-33页 |
3.3.2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3-34页 |
3.3.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34-35页 |
3.3.4 成长能力分析 | 第35-37页 |
第4章 DB公司定向增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7-44页 |
4.1 DB公司定向增发存在的利益输送问题 | 第37-41页 |
4.1.1 盈余管理操控企业利润 | 第37-38页 |
4.1.2 注入资产的高估 | 第38-39页 |
4.1.3 定向增发后立即转增股 | 第39-40页 |
4.1.4 折价发行 | 第40-41页 |
4.2 DB公司定向增发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1-44页 |
4.2.1 股权过于集中 | 第41页 |
4.2.2 增发价格存在可操作空间 | 第41页 |
4.2.3 对注入资产的评估存在可操作空间 | 第41-43页 |
4.2.4 盈余管理灵活性大 | 第43页 |
4.2.5 信息披露不完善 | 第43-44页 |
第5章 对策和建议 | 第44-4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5.2 建议 | 第44-46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