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8-11页 |
1.2.1 白云石基本特征 | 第8-9页 |
1.2.2 马鞍状白云石 | 第9页 |
1.2.3 常见白云石化模式以及白云岩储层 | 第9-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第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4 主要完成工作及结论认识 | 第13-15页 |
1.4.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3页 |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5-18页 |
2.1 构造背景 | 第15-16页 |
2.2 沉积地层特征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典型露头与成岩特征研究 | 第18-34页 |
3.1 研究区典型露头特征研究 | 第18-23页 |
3.2 成岩作用类型与显微特征研究 | 第23-31页 |
3.2.1 泥晶化作用 | 第23页 |
3.2.2 压实作用 | 第23-25页 |
3.2.3 溶解与重结晶作用 | 第25页 |
3.2.4 方解石胶结作用 | 第25-27页 |
3.2.5 白云石化与去白云石化作用 | 第27-29页 |
3.2.6 石英胶结作用 | 第29-30页 |
3.2.7 孔隙度特征 | 第30-31页 |
3.3 成岩演化过程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地化特征分析 | 第34-46页 |
4.1 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 | 第34-41页 |
4.1.1 碳、氧同位素分析依据 | 第34-35页 |
4.1.2 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 | 第35-41页 |
4.2 放射性锶同位素分析 | 第41-43页 |
4.2.1 锶同位素测试依据 | 第41-42页 |
4.2.2 锶同位素测试结果 | 第42-43页 |
4.3 镁同位素分析 | 第43-44页 |
4.3.1 镁同位素测试依据 | 第43页 |
4.3.2 镁同位素测试结果 | 第43-44页 |
4.4 流体包裹体分析 | 第44-46页 |
4.4.1 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依据 | 第44-45页 |
4.4.2 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结果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白云石化形成模式及应用探讨 | 第46-55页 |
5.1 研究区白云石化成因及演化历史 | 第46-47页 |
5.2 研究区白云石化中角砾成因 | 第47-48页 |
5.3 研究区白云石化对孔隙度的影响 | 第48-50页 |
5.4 研究区主要流动单元以及白云石化的形成模式探讨 | 第50-52页 |
5.5 热液白云石化研究在工程领域里的应用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