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规则左手单元结构的超材料及其微带天线加载设计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4页 |
1.2.1 左手材料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2.2 左手材料在天线的应用 | 第20-24页 |
1.3 本论文内容安排 | 第24-25页 |
1.4 本论文创新点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2页 |
第二章 左手材料理论模型及分析方法 | 第32-44页 |
2.1 引言 | 第32页 |
2.2 等离子体理论 | 第32-36页 |
2.2.1 负介电常数实现原理 | 第32-34页 |
2.2.2 负磁导率实现原理 | 第34-36页 |
2.3 等效传输线理论 | 第36-38页 |
2.4 等效电磁参数提取方法 | 第38-40页 |
2.5 超宽带天线 | 第40-4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第三章 基于T型杆对称圆弧的左手单元结构 | 第44-77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T型杆-对称圆弧左手单元结构分析 | 第44-53页 |
3.2.1 单元结构模型设计 | 第44-45页 |
3.2.2 数值仿真分析 | 第45-47页 |
3.2.3 等效电路模型分析 | 第47-49页 |
3.2.4 参数扫描分析 | 第49-53页 |
3.3 T型杆-对称圆弧拓扑左手单元结构 | 第53-65页 |
3.3.1 T型杆-非对称圆弧左手单元结构 | 第54-57页 |
3.3.2 T型杆-圆弧枝节左手单元结构 | 第57-61页 |
3.3.3 T型-S型圆弧左手单元结构 | 第61-65页 |
3.4 双T杆-椭圆弧左手单元结构 | 第65-75页 |
3.4.1 双T杆-椭圆弧左手单元结构 | 第66-69页 |
3.4.2 改进双T杆-椭圆弧左手单元结构 | 第69-72页 |
3.4.3 改进双T杆-椭圆弧分离左手单元结构 | 第72-7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第四章 基于双钩型左手单元结构 | 第77-95页 |
4.1 引言 | 第77页 |
4.2 双钩型左手单元结构 | 第77-81页 |
4.3 双钩圆弧拓扑型非对称左手单元结构 | 第81-84页 |
4.4 双钩反向间隔S型非规则左手单元结构 | 第84-89页 |
4.5 双钩伞形非对称左手单元结构 | 第89-9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第五章 加载不规则左手单元结构的微带天线设计 | 第95-110页 |
5.1 引言 | 第95页 |
5.2 左手单元结构对宽带天线的性能优化 | 第95-101页 |
5.2.1 扇子形宽带天线 | 第95-97页 |
5.2.2 加载左手单元结构拓展带宽 | 第97-98页 |
5.2.3 左手单元结构的陷波效应 | 第98-101页 |
5.3 左手单元结构对单极子天线性能优化 | 第101-106页 |
5.4 左手单元结构对微带天线性能优化 | 第106-10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3页 |
6.1 总结 | 第110-112页 |
6.2 展望 | 第112-113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