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1. 褐飞虱概况 | 第11页 |
2. 昆虫章鱼胺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 第11-27页 |
2.1 章鱼胺合成与代谢 | 第12-13页 |
2.2 章鱼胺的分布及功能 | 第13-15页 |
2.3 章鱼胺受体分类 | 第15-16页 |
2.4 章鱼胺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 第16-18页 |
2.5 章鱼胺受体药理学 | 第18-20页 |
2.6 章鱼胺受体生理功能 | 第20-26页 |
2.7 章鱼胺受体作为杀虫剂靶标的作用机制 | 第26-27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褐飞虱章鱼胺家族受体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9-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1.1 供试昆虫 | 第29页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9-30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30-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6页 |
2.1 褐飞虱章鱼胺家族受体基因克隆及分类 | 第34-36页 |
2.2 褐飞虱章鱼胺家族受体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多重序列比对 | 第36-38页 |
2.3 褐飞虱章鱼胺家族受体基因结构分析 | 第38-41页 |
2.4 附图表 | 第41-46页 |
3. 讨论 | 第46-49页 |
第三章 褐飞虱章鱼胺家族受体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49-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2页 |
1.1 供试昆虫 | 第49页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9-50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50-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2.1 褐飞虱NlOA1受体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52-53页 |
2.2 褐飞虱NlOA2B1受体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53-54页 |
2.3 褐飞虱NlOA2B2受体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54-55页 |
2.4 褐飞虱NlOA2B3受体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55-56页 |
2.5 褐飞虱NlOA3受体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56-58页 |
3. 讨论 | 第58-61页 |
第四章 褐飞虱β-like-adrenergic OARs药理学与生理学研究 | 第61-7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8页 |
1.1 供试昆虫 | 第61-62页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62-63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63-6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5页 |
2.1 褐飞虱NlOA2B2受体的药理学性质 | 第68-71页 |
2.2 注射拮抗剂对褐飞虱产卵行为的影响 | 第71页 |
2.3 dsRNA的干扰效率 | 第71-73页 |
2.4 注射NlOA2B2基因dsRNA对褐飞虱产卵行为的影响 | 第73页 |
2.5 褐飞虱雌虫产卵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 第73-75页 |
3. 讨论 | 第75-77页 |
全文总结 | 第77-79页 |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附录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