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3-22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五、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第一章 追偿问题之提出:争议焦点的释明 | 第22-27页 |
第一节 混合共同担保概述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争议焦点的释明 | 第23-26页 |
一、相关法律规定的不一致 | 第23页 |
二、司法实践处理的不统一 | 第23-25页 |
三、关于追偿权问题的说明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追偿问题之缘起:责任关系的判断 | 第27-31页 |
第一节 混合共同担保责任关系的学说争鸣 | 第27-28页 |
一、物的担保责任绝对优先说 | 第27页 |
二、物的担保责任相对优先说 | 第27-28页 |
三、物保责任与保证责任平等说 | 第28页 |
第二节 混合共同担保责任关系的立法沿革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混合共同担保中担保人追偿权存否之分析 | 第31-46页 |
第一节 担保人追偿权存否之学说争鸣 | 第31-33页 |
一、否定说 | 第31-32页 |
二、肯定说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担保人追偿权的法理基础研究 | 第33-40页 |
一、追偿权系基于原债权的代位——以域外之法律规定为视角 | 第33-35页 |
二、追偿权乃基于不当得利关系——我国法上法理基础之构建 | 第35-40页 |
第三节 肯定担保人追偿权之合理性分析 | 第40-45页 |
一、平等和公平价值理念的体现 | 第40-42页 |
二、利于分担风险,杜绝恶意串通 | 第42-43页 |
三、法无明文规定禁止应为许可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混合共同担保中担保人追偿权行使之探究 | 第46-54页 |
第一节 混合共同担保中担保人间追偿份额的确定 | 第46-50页 |
一、计算方法之考量 | 第46-49页 |
二、相关问题之厘清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担保人追偿权的行使不应有顺位上的限制 | 第50-52页 |
第三节 追偿不受各担保设立时间的先后顺序影响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