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技术经济学论文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的PPP模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9页
        1.2.1 产业共性技术第11-16页
        1.2.2 PPP模式第16-18页
        1.2.3 研究述评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3.3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22-27页
    2.1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第22-23页
        2.1.1 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第22页
        2.1.2 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第22-23页
        2.1.3 公共产品的联合供给第23页
    2.2 技术创新理论第23-27页
        2.2.1 新古典学派第23-24页
        2.2.2 新熊彼特学派第24-25页
        2.2.3 制度创新学派第25页
        2.2.4 国家系统学派第25-27页
第3章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构建第27-40页
    3.1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构成主体及相互关系第27-30页
        3.1.1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构成主体第27-29页
        3.1.2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构成主体间的相互关系第29-30页
    3.2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理论框架第30-35页
        3.2.1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第30-31页
        3.2.2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构建原则第31-33页
        3.2.3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框架第33-34页
        3.2.4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类型第34-35页
    3.3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运行机制第35-40页
        3.3.1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组织机制第35-36页
        3.3.2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投资机制第36-37页
        3.3.3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管理机制第37-38页
        3.3.4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投资者利益均衡机制第38-40页
第4章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投资博弈分析第40-49页
    4.1 模型假设与投资博弈模型构建第40-44页
    4.2 博弈均衡分析第44-45页
    4.3 博弈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5页
    4.4 投资博弈案例分析第45-47页
    4.5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47-49页
第5章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PPP模式的收益分配博弈分析第49-59页
    5.1 模型假设与利益分配模型构建第49-50页
    5.2 基于自身满意条件下的利益分配模型第50-52页
    5.3 基于群体满意度的利益分配模型第52-53页
    5.4 纳什均衡条件下的成员所得净收益第53-54页
    5.5 利益分配实证分析第54-57页
    5.6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57-59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59-62页
    6.1 全文总结第59-60页
    6.2 创新点第60页
    6.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省仁化县农村食品监管问题研究
下一篇:国有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不同类型行业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