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其他医疗器械论文

包容性设计视野下失能老人生活护理类辅具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课题来源第11-12页
    1.3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第12-14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15页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15-17页
        1.6.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6.2 研究框架第16-17页
第2章 包容性设计理念及其研究第17-28页
    2.1 包容性设计的概述第17-24页
        2.1.1 包容性设计的定义第17-18页
        2.1.2 包容性设计的源起第18-19页
        2.1.3 包容性设计的发展第19-24页
    2.2 包容性设计应用现状第24-26页
        2.2.1 国外应用现状第24-26页
        2.2.2 国内应用现状第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失能老人与生活护理类辅具概述第28-46页
    3.1 失能老人群体概述第28-30页
        3.1.1 失能老人的界定第28-29页
        3.1.2 失能老人的现状第29-30页
    3.2 失能老人的生理特征第30-32页
        3.2.1 多病性——慢性疾病多发第30-31页
        3.2.2 速衰性——各机能退化明显第31页
        3.2.3 个异性——个体差异大第31-32页
    3.3 失能老人的心理特征第32-34页
        3.3.1 失落感第32页
        3.3.2 孤独感第32-33页
        3.3.3 焦虑感第33页
        3.3.4 自尊感第33-34页
    3.4 生活护理类辅具概述第34-39页
        3.4.1 生活护理类辅具定义第34页
        3.4.2 生活护理类辅具分类第34-39页
    3.5 生活护理类辅具现状第39-43页
        3.5.1 国外现状第40-42页
        3.5.2 国内现状第42-43页
    3.6 生活护理类辅具的发展趋势分析第43-45页
        3.6.1 产品体系化——从辅具种类的横向发展到辅具体系的纵向延伸第43-44页
        3.6.2 系统智能化——从机械化的产品级辅助到数据化的系统级辅助第44页
        3.6.3 使用普及化——从介入生活的辅助到融入生活的辅助第44-45页
    3.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失能老人日常生活及其护理需求分析第46-58页
    4.1 包容性设计在失能老人生活护理类辅具中的可行性分析第46-47页
    4.2 包容性设计流程与方法第47-48页
    4.3 需求挖掘(Discover)第48-52页
        4.3.1 二手资料调研第48-51页
        4.3.2 照护双方需求整合第51-52页
    4.4 需求理解(Understanding)第52-57页
        4.4.1 失能老人访谈第52-54页
        4.4.2 专业人员访谈第54-55页
        4.4.3 照护工作评定与归纳第55-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设计实践——以移位辅具设计为例第58-76页
    5.1 原则转化(Translate)第58-62页
        5.1.1 安全照护原则第58-59页
        5.1.2 功能聚焦原则第59页
        5.1.3 正向引导原则第59-60页
        5.1.4 情感连结原则第60页
        5.1.5 外形协调原则第60-61页
        5.1.6 时尚智能原则第61-62页
    5.2 概念创建(Create)第62-68页
        5.2.1 现有移位方式概述第62-65页
        5.2.2 移位辅具的必要性第65-66页
        5.2.3 概念生成与选择第66-68页
    5.3 设计实践思考第68-69页
    5.4 方案深化(Develop)第69-74页
        5.4.1 外观设计第70-71页
        5.4.2 功能设计第71-72页
        5.4.3 系统设计第72-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6.1 研究结论第76页
    6.2 研究局限与不足第76-77页
    6.3 展望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第82-83页
附件A 访谈大纲及详情第83-88页
附件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作品第88-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UCD的高龄者移行辅具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面向移动健康设备的智能岛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