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四)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6-17页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1.社区和农村社区 | 第17页 |
2.新型农村社区 | 第17-19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1.社区参与理论 | 第19-20页 |
2.社区治理理论 | 第20-22页 |
二、申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2-29页 |
(一)申后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现状 | 第22-23页 |
1.申后村概况 | 第22页 |
2.申后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现状 | 第22-23页 |
(二)申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1.社区居住环境差 | 第23-24页 |
2.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 | 第24-25页 |
3.社区居民参与不足 | 第25页 |
4.社区经济发展落后 | 第25-26页 |
5.社区文化建设缺失 | 第26页 |
(三)申后新村旧貌的原因 | 第26-29页 |
1.社区管理延续农村村委会管理方式 | 第26-27页 |
2.小农意识没有向公民意识转变 | 第27页 |
3.社区发展缺乏产业支撑,可持续动力不足 | 第27-29页 |
三、国内成功经验借鉴——以石家庄市槐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例 | 第29-33页 |
(一)槐底村概况 | 第29页 |
(二)槐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 第29-30页 |
(三)槐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的成果 | 第30-31页 |
1.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第30页 |
2.社区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 第30页 |
3.社区治理方式向社区服务转变 | 第30-31页 |
(四)槐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 第31-33页 |
1.解放思想,创新发展 | 第31页 |
2.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 | 第31-32页 |
3.发展产业,作为社区建设的支撑 | 第32-33页 |
四、推进申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33-38页 |
(一)社区参与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 | 第33-34页 |
1.社区参与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 第33页 |
2.社区参与要重视人本原则 | 第33-34页 |
(二)创新社区治理方式 | 第34-36页 |
1.社区自治 | 第34页 |
2.社区服务功能 | 第34-36页 |
(三)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 第36-37页 |
1.医疗保障 | 第36页 |
2.教育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 第36页 |
3.就业服务 | 第36-37页 |
(四)发展产业,作为社区发展的经济支撑 | 第37-38页 |
1.依托开发区项目建设,发展建筑业和物业管理 | 第37页 |
2.在产城融合背景下,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后记(含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