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概说 | 第13-23页 |
一、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之内涵界定 | 第13-16页 |
(一) 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的来源 | 第13-14页 |
(二) 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与原告诉求、诉讼类型的关系 | 第14-15页 |
(三) 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的特征 | 第15-16页 |
二、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之外延界说 | 第16-23页 |
(一) 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与其他确认类判决的区分 | 第16-17页 |
(二) 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与确认无效判决、撤销判决之间的关系 | 第17-21页 |
(三) 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与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的关系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之法理与现状分析 | 第23-32页 |
一、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之法理分析 | 第23-29页 |
(一) 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的本质 | 第23-25页 |
(二) 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与原告诉权、法院对判决形式选择权之间的系 | 第25-27页 |
(三) 行政权对判决形式选择的影响 | 第27-29页 |
二、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之现状分析 | 第29-32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29-30页 |
(二) 司法现状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之类型化 | 第32-52页 |
一、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类型化的依据与意义 | 第32-33页 |
(一) 诉对审判权的制约 | 第32页 |
(二) 基础确认违法判决最典型的意义在于与国家赔偿法相衔接 | 第32页 |
(三) 法院对判决形式的相对选择权 | 第32-33页 |
(四) 情况判决的存在是一种正常法律理念之外人为的利益衡量 | 第33页 |
二、基础确认违法判决 | 第33-39页 |
(一) 基础确认违法判决的法理分析 | 第33-34页 |
(二) 确认违法之诉与国家赔偿之诉 | 第34-35页 |
(三) 基础确认违法判决的裁判对象 | 第35-37页 |
(四) 基础确认违法判决的适用 | 第37-39页 |
三、一般确认违法判决 | 第39-44页 |
(一) 一般确认违法判决是一种独立的判决 | 第40页 |
(二) 一般确认违法判决应是最大化保护原告权利的判决 | 第40-41页 |
(三) 一般确认违法判决的裁判对象 | 第41-42页 |
(四) 一般确认违法判决的适用 | 第42-44页 |
四、情况判决 | 第44-52页 |
(一) 情况判决的渊源 | 第44-45页 |
(二) 情况判决的特殊性 | 第45-47页 |
(三) 情况判决的适用 | 第47-50页 |
(四) 情况判决应与国家赔偿相分离 | 第50-52页 |
第四章 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之完善 | 第52-59页 |
一、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之重新定位 | 第52-53页 |
(一) 确认违法判决在判决体系中的独立地位 | 第52页 |
(二) 确认违法判决价值上的定位 | 第52-53页 |
二、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适用要件的层次化 | 第53-55页 |
(一) 简单适用要件的确认违法判决 | 第53-54页 |
(二) 严格适用要件的一般确认违法判决 | 第54页 |
(三) 最严格适用要件的情况判决 | 第54-55页 |
三、相关制度的衔接 | 第55-59页 |
(一) 创设客观诉讼 | 第55-56页 |
(二) 引入暂时性权利保护制度 | 第56-57页 |
(三) 创设预防性判决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