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汉诗之研究
摘要 | 第2页 |
要旨 | 第3-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先行研究综述 | 第8-9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第一章 伊藤博文的汉学素养及其汉诗 | 第10-24页 |
第一节 伊藤博文的汉学素养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汉诗版本介绍 | 第12-21页 |
一、《藤公诗存》 | 第12-15页 |
二、《藤公诗集:译注》 | 第15-18页 |
三、《沧浪遗稿》 | 第18页 |
四、《春畝遗稿》 | 第18-19页 |
五、《春畝公诗文录》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各汉诗集版本比较 | 第21-24页 |
第二章 伊藤博文汉诗之主题 | 第24-50页 |
第一节 吟咏时政 | 第24-33页 |
一、甲申事变期间 | 第24-25页 |
二、中日甲午战争期间 | 第25-27页 |
三、中国漫游期间 | 第27-29页 |
四、担任韩国统监期间 | 第29-33页 |
第二节 写景状物 | 第33-43页 |
一、伊藤博文汉诗之足迹 | 第33-37页 |
二、伊藤博文眼中的“梅花” | 第37-43页 |
第三节 思亲怀友 | 第43-50页 |
第三章 伊藤博文的诗文交流及其汉诗定位 | 第50-59页 |
第一节 诗会交流 | 第50-55页 |
一、沧浪阁诗会 | 第50-52页 |
二、韩国翠云亭诗会 | 第52-55页 |
第二节 与文人的汉诗交流 | 第55-56页 |
第三节 伊藤博文汉诗之定位 | 第56-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一: 伊藤博文汉诗版本异同表 | 第63-91页 |
附录二: 《春畝遗稿》未收录的汉诗 | 第91-93页 |
后记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