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磷矿石 | 第10-12页 |
1.2.1 磷矿石及其特征 | 第10-11页 |
1.2.2 磷元素的全球储备 | 第11页 |
1.2.3 质量损耗和成本影响 | 第11-12页 |
1.3 磷化渣 | 第12-13页 |
1.3.1 磷化渣的危害 | 第12页 |
1.3.2 磷化渣的分类 | 第12页 |
1.3.3 磷化渣的资源化现状 | 第12-13页 |
1.4 控释磷肥 | 第13-15页 |
1.4.1 缓释肥料的定义及分类 | 第13-14页 |
1.4.2 缓释肥料的发展现状 | 第14页 |
1.4.3 控释肥料的优缺点 | 第14-15页 |
1.4.4 磷酸铁作为缓释肥料的潜在可能性 | 第15页 |
1.5 纳米肥料 | 第15-17页 |
1.5.1 纳米的定义 | 第15-16页 |
1.5.2 传统肥料与纳米肥料的对比 | 第16页 |
1.5.3 纳米磷肥的优点 | 第16-17页 |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7-18页 |
1.6.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1.6.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表征 | 第18-21页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8页 |
2.2 材料表征仪器与方法 | 第18-19页 |
2.2.1 衰减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第18-19页 |
2.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19页 |
2.2.3 激光粒度分析(LPS) | 第19页 |
2.2.4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19页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19页 |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19页 |
2.2.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UV-Vis) | 第19页 |
2.2.8 高压气体吸附比表面测试仪(BET) | 第19页 |
2.3 样品的应用阶段测试 | 第19-21页 |
2.3.1 沼气产气量 | 第19-20页 |
2.3.2 沼气产气速率 | 第20页 |
2.3.3 磷含量测试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纯化磷酸铁添加对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 | 第21-30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3-29页 |
3.3.1 磷化渣组分及结构分析 | 第23页 |
3.3.2 磷酸铁的SEM表征 | 第23-24页 |
3.3.3 硫酸亚铁对鸭粪氧发酵产气性能的影响 | 第24-26页 |
3.3.4 NaH_2PO_4对鸭粪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的影响 | 第26页 |
3.3.5 制备磷酸铁对鸭粪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的影响 | 第26页 |
3.3.6 制备磷酸铁对产气量的影响 | 第26页 |
3.3.7 制备磷酸铁对产气速率的影响 | 第26-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磷酸铁/聚乙烯醇缓释磷肥的制备与表征 | 第30-42页 |
4.1 引言 | 第30-31页 |
4.2 试验 | 第31-32页 |
4.2.1制备改性的FePO_4 | 第31页 |
4.2.2 制备m-FePO_4/聚乙烯醇化肥 | 第31页 |
4.2.3 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1-32页 |
4.2.4 m-FePO_4/聚乙烯醇复合薄膜肥料在去离子水和柠檬酸中的释放性能 | 第3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1页 |
4.3.1 m-FePO_4的形貌 | 第32-33页 |
4.3.2 改性的FePO_4成分以及结构 | 第33-35页 |
4.3.3 二乙胺与FePO_4的化学反应 | 第35-36页 |
4.3.4 改性的FePO_4/聚乙烯醇的薄膜形貌以及结构 | 第36-38页 |
4.3.5 m-FePO_4/聚乙烯醇在水和柠檬酸中的释放行为 | 第38-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纳米片状磷酸铁 | 第42-48页 |
5.1 引言 | 第42页 |
5.2 材料制备与表征 | 第42-43页 |
5.2.1 纳米片状磷酸铁的制备 | 第42-43页 |
5.2.2 纳米片状磷酸铁的表征 | 第43页 |
5.3 产物结构及性能测试 | 第43-47页 |
5.3.1 XRD分析 | 第43-44页 |
5.3.2 形貌分析 | 第44-4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