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中生界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羌塘盆地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12-13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18页 |
2.1 羌塘盆地地理位置 | 第13页 |
2.2 羌塘盆地构造格架划分 | 第13-15页 |
2.2.1 盆地的北部边界 | 第13-14页 |
2.2.2 北羌塘坳陷 | 第14页 |
2.2.3 中央隆起带 | 第14页 |
2.2.4 南羌塘坳陷 | 第14-15页 |
2.2.5 盆地的南部边界 | 第15页 |
2.3 羌塘盆地构造演化 | 第15-18页 |
2.3.1 羌北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 第15页 |
2.3.2 羌南裂谷阶段 | 第15-16页 |
2.3.3 被动大陆边缘裂陷阶段 | 第16-17页 |
2.3.4 被动陆缘拗陷阶段 | 第17页 |
2.3.5 羌塘盆地萎缩阶段 | 第17-18页 |
第3章 羌塘盆地中生界地层特征 | 第18-24页 |
3.1 盆地地层发育特征 | 第18-19页 |
3.2 中生代地层特征 | 第19-24页 |
3.2.1 三叠系 | 第20-22页 |
3.2.2 侏罗系 | 第22-23页 |
3.2.3 白垩系 | 第23-24页 |
第4章 羌塘盆地中生界沉积特征 | 第24-30页 |
4.1 岩石学特征 | 第24-25页 |
4.1.1 碎屑岩 | 第24-25页 |
4.1.2 碳酸盐岩 | 第25页 |
4.2 沉积相特征 | 第25-30页 |
4.2.1 三叠纪沉积相特征 | 第25-27页 |
4.2.2 侏罗纪沉积相特征 | 第27-28页 |
4.2.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相特征 | 第28-30页 |
第5章 羌塘盆地中生界储层物性特征 | 第30-61页 |
5.1 储集岩岩石学特征 | 第30-38页 |
5.1.1 碎屑岩特征 | 第30-35页 |
5.1.2 碳酸盐岩特征 | 第35-38页 |
5.2 孔隙结构特征 | 第38-46页 |
5.2.1 储集空间类型 | 第38-46页 |
5.3 储集岩成岩作用 | 第46-56页 |
5.3.1 成岩作用 | 第47-55页 |
5.3.2 成岩序列 | 第55-56页 |
5.4 储集层物性特征 | 第56-58页 |
5.5 影响储层物性因素分析 | 第58-61页 |
5.5.1 影响碎屑岩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 第58-59页 |
5.5.2 影响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 第59-6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