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1.2.1 导管架海洋平台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不锈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3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2.4 结构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2.5 新型不锈钢管中管混凝土组合海洋平台结构 | 第23页 |
1.3 本文课题来源 | 第2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不锈钢管中管混凝土导管腿有限元分析 | 第25-36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5-32页 |
2.2.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 | 第25页 |
2.2.2 材料参数定义 | 第25-29页 |
2.2.3 单元类型选取 | 第29页 |
2.2.4 网格划分 | 第29-30页 |
2.2.5 界面相互作用 | 第30-31页 |
2.2.6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第31-32页 |
2.2.7 非线性问题的求解 | 第32页 |
2.3 有限元分析 | 第32-35页 |
2.3.1 各参数对试件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2 应力云图分析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不锈钢管中管混凝土导管腿轴压试验研究 | 第36-57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第36-37页 |
3.2.1 试件设计 | 第36-37页 |
3.2.2 试件制作 | 第37页 |
3.3 材料性能 | 第37-41页 |
3.3.1 混凝土性能 | 第38-39页 |
3.3.2 钢材性能 | 第39-41页 |
3.4 试验装置和加载制度 | 第41-42页 |
3.4.1 加载装置及测量装置 | 第41页 |
3.4.2 加载制度 | 第41-42页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50页 |
3.5.1 试验现象及试件破坏形态 | 第42-44页 |
3.5.2 荷载-位移曲线 | 第44-47页 |
3.5.3 应变发展 | 第47-49页 |
3.5.4 应力-应变曲线 | 第49-50页 |
3.6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0-55页 |
3.6.1 破坏模式 | 第50-51页 |
3.6.2 荷载-位移关系曲线 | 第51-53页 |
3.6.3 荷载-应变关系曲线 | 第53-54页 |
3.6.4 误差分析 | 第54-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不锈钢管中管混凝土导管腿的承载力研究 | 第57-63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统一强度理论 | 第57-58页 |
4.3 不锈钢管中管混凝土导管腿轴压承载力 | 第58-62页 |
4.3.1 基本假定 | 第58页 |
4.3.2 钢管承载力 | 第58-60页 |
4.3.3 混凝土承载力 | 第60-61页 |
4.3.4 不锈钢管中管混凝土导管腿轴压承载力统一解 | 第61页 |
4.3.5 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新型不锈钢管中管混凝土组合海洋平台稳定性分析 | 第63-73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新型不锈钢管中管混凝土组合海洋平台结构 | 第63-65页 |
5.2.1 JZ20-2 海洋平台概述 | 第63-64页 |
5.2.2 新型不锈钢管中管混凝土组合海洋平台概况 | 第64页 |
5.2.3 有限元模型 | 第64-65页 |
5.3 整体结构稳定性理论 | 第65-67页 |
5.3.1 结构稳定的分类 | 第65页 |
5.3.2 结构稳定问题的计算方法 | 第65-66页 |
5.3.3 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66-67页 |
5.4 海洋平台的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67-72页 |
5.4.1 JZ20-2 海洋平台的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67-70页 |
5.4.2 新型不锈钢管中管混凝土组合海洋平台的特征值分析 | 第70-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