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5页 |
1.1 晶体 | 第8-9页 |
1.1.1 晶体的定义 | 第8页 |
1.1.2 晶体具有的基本性质 | 第8-9页 |
1.1.3 晶体物理性质中的介电性质 | 第9页 |
1.2 相变材料研究 | 第9-14页 |
1.2.1 相变的定义及分类 | 第9-10页 |
1.2.2 几种典型的铁电体 | 第10-13页 |
1.2.3 相变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5-16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15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哌啶衍生物有机-无机杂化物的介电性质研究 | 第16-45页 |
3.1 (C_6H_(14)N)CdCl_3(1) | 第16-24页 |
3.1.1 化合物1的合成 | 第16-17页 |
3.1.2 化合物1的表征 | 第17页 |
3.1.3 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 | 第17-21页 |
3.1.4 化合物1的介电测量 | 第21-23页 |
3.1.5 化合物1的差示扫描热量分析(DSC) | 第23-24页 |
3.2 (C_5H_(14)N_2)_2(Cd_3Cl_(10)H_2O)H_2O(2) | 第24-29页 |
3.2.1 化合物2的合成 | 第24页 |
3.2.2 化合物2的表征 | 第24-25页 |
3.2.3 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 | 第25-28页 |
3.2.4 化合物2的介电测量 | 第28-29页 |
3.3 (C_5H_(13)N_2)CdCl_3(3) | 第29-32页 |
3.3.1 化合物3的合成 | 第29页 |
3.3.2 化合物3的表征 | 第29-30页 |
3.3.3 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 | 第30-32页 |
3.3.4 化合物3的介电测量 | 第32页 |
3.4 (C_5H_(12)NO)_4Cd_3Cl_(10)(H_2O)_2(4) | 第32-37页 |
3.4.1 化合物4的合成 | 第32-33页 |
3.4.2 化合物4的表征 | 第33页 |
3.4.3 化合物4的晶体结构 | 第33-36页 |
3.4.4 化合物4的介电测量 | 第36-37页 |
3.5 (C_5H_(13)N_2)CuCl_4(5) | 第37-41页 |
3.5.1 化合物5的合成 | 第37页 |
3.5.2 化合物5的表征 | 第37-38页 |
3.5.3 化合物5的晶体结构 | 第38-40页 |
3.5.4 化合物5的介电测量 | 第40-41页 |
3.6 (C_6H_(14)N)_2CuCl_4(6) | 第41-44页 |
3.6.1 化合物6的合成 | 第41页 |
3.6.2 化合物6的表征 | 第41-42页 |
3.6.3 化合物6的晶体结构 | 第42-44页 |
3.6.4 化合物6的介电测量 | 第44页 |
3.7 结果与讨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含哌啶衍生物铵盐的冠醚包合物的介电性质研究 | 第45-75页 |
4.1 (C_(12)H_(24)O_6)(C_6H_(16)N_2)CuCl_4(7) | 第45-53页 |
4.1.1 化合物7的合成 | 第45-46页 |
4.1.2 化合物7的表征 | 第46页 |
4.1.3 化合物7的晶体结构 | 第46-51页 |
4.1.4 化合物7的介电测量 | 第51-52页 |
4.1.5 化合物7的差示扫描热量分析(DSC) | 第52-53页 |
4.2 (C_(12)H_(24)O_6)(C_6H_(16)N_2)CuBr_4(8) | 第53-58页 |
4.2.1 化合物8的合成 | 第53-54页 |
4.2.2 化合物8的表征 | 第54页 |
4.2.3 化合物8的晶体结构 | 第54-57页 |
4.2.4 化合物8的介电测量 | 第57-58页 |
4.3 (C_(12)H_(24)O_6)(C_6H_(16)N_2)CdCl_4(9) | 第58-62页 |
4.3.1 化合物9的合成 | 第58页 |
4.3.2 化合物9的表征 | 第58-59页 |
4.3.3 化合物9的晶体结构 | 第59-61页 |
4.3.4 化合物9的介电测量 | 第61-62页 |
4.4 (C_(12)H_(24)O_6)(C_6H_(16)N_2)MnCl_4(10) | 第62-66页 |
4.4.1 化合物10的合成 | 第62页 |
4.4.2 化合物10的表征 | 第62-63页 |
4.4.3 化合物10的晶体结构 | 第63-65页 |
4.4.4 化合物10的介电测量 | 第65-66页 |
4.5 (C_(12)H_(24)O_6)(C_6H_(16)N_2)CuCl_4(11) | 第66-70页 |
4.5.1 化合物11的合成 | 第66页 |
4.5.2 化合物11的表征 | 第66-67页 |
4.5.3 化合物11的晶体结构 | 第67-69页 |
4.5.4 化合物11的介电测量 | 第69-70页 |
4.6 (C_(12)H_(24)O_6)(C_6H_(16)N_2)CdCl_4(12) | 第70-73页 |
4.6.1 化合物12的合成 | 第70页 |
4.6.2 化合物12的表征 | 第70-71页 |
4.6.3 化合物12的晶体结构 | 第71-73页 |
4.6.4 化合物12的介电测量 | 第73页 |
4.7 结果与讨论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6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