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4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10页 |
1.5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0-11页 |
1.5.1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6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6.1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11-15页 |
1.6.2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6.3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第2章 青年员工学习能力提升分析 | 第19-25页 |
2.1 新青年学堂基本情况 | 第19页 |
2.2 青年员工学习能力问题分析 | 第19-20页 |
2.2.1 角色间的转化和适应性问题 | 第19-20页 |
2.2.2 学习主体自身学习认知的偏差 | 第20页 |
2.3 影响青年员工学习能力问题的因素 | 第20-22页 |
2.3.1 个人层面 | 第20-21页 |
2.3.2 企业层面 | 第21-22页 |
2.4 青年员工学习能力提升和社会学习理论的结合 | 第22-25页 |
2.4.1 社会学习理论角度分析青年员工学习能力问题 | 第22页 |
2.4.2 社会学习理论运用与青年员工学习能力的提升 | 第22-25页 |
第3章 小组工作介入青年员工学习能力提升方案设计 | 第25-39页 |
3.1 小组活动对象 | 第25-26页 |
3.2 小组基本情况 | 第26页 |
3.3 小组目标 | 第26-27页 |
3.4 小组活动大纲 | 第27-28页 |
3.5 小组活动安排与实施 | 第28-38页 |
3.5.1 第一次小组活动:我是学堂一员 | 第28-30页 |
3.5.2 第二次小组活动:融入学习氛围,适应学习环境 | 第30-32页 |
3.5.3 第三次小组活动:交流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 | 第32-33页 |
3.5.4 第四次小组活动:助人中自助,互助中成长 | 第33-35页 |
3.5.5 第五次小组活动:坚定目标,扬帆起航 | 第35-36页 |
3.5.6 第六次小组活动:活动结束 | 第36-38页 |
3.6 可能遇到的问及解决措施 | 第38-39页 |
第4章 小组工作介入青年员工学习能力提升效果评估 | 第39-49页 |
4.1 过程评估 | 第39-45页 |
4.1.1 第一次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第39-40页 |
4.1.2 第二次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第40-41页 |
4.1.3 第三次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第41-42页 |
4.1.4 第四次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第42-43页 |
4.1.5 第五次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第43-44页 |
4.1.6 第六次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第44-45页 |
4.2 前后测评估 | 第45-46页 |
4.3 结果评估 | 第46-49页 |
4.3.1 小组活动满意度评估量表评估 | 第46-47页 |
4.3.2 访谈结果评估 | 第47-49页 |
第5章 总结和反思 | 第49-53页 |
5.1 总结 | 第49-50页 |
5.2 反思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