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城市化阶段划分与判定 | 第11-12页 |
1.2.2 城市化与交通现代化 | 第12-13页 |
1.2.3 交通现代化水平评价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14-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目标导向的新型城市化相对发展水平评价 | 第18-32页 |
2.1 城市化的内涵、意义与阶段划分 | 第18-20页 |
2.1.1 城市化的内涵与意义 | 第18页 |
2.1.2 城市化发展阶段划分及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回顾 | 第18-20页 |
2.2 城市化发展趋势分析 | 第20-21页 |
2.3 新型城市化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 第21-22页 |
2.4 新型城市化相对发展水平评价及阶段划分 | 第22-30页 |
2.4.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第22-23页 |
2.4.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23-24页 |
2.4.3 萧山区新型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25页 |
2.4.4 指标的权重计算 | 第25-27页 |
2.4.5 新型城市化相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第27-29页 |
2.4.6 新型城市化发展阶段划分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交通现代化的内涵解析 | 第32-40页 |
3.1 交通与新型城市化发展关系分析 | 第32-36页 |
3.1.1 交通引导新型城市化发展 | 第32-34页 |
3.1.2 新型城市化发展对交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 第34-36页 |
3.2 交通现代化的内涵及发展重点 | 第36-39页 |
3.2.1 交通现代化的内涵 | 第36页 |
3.2.2 交通现代化的发展重点 | 第36-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目标导向的交通现代化相对发展水平评价 | 第40-50页 |
4.1 交通现代化相对发展水平评价及阶段划分 | 第40-47页 |
4.1.1 交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目的和原则 | 第40-41页 |
4.1.2 萧山区新型城市化中的道路交通发展现状 | 第41-42页 |
4.1.3 萧山区交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3页 |
4.1.4 评价指标说明 | 第43-44页 |
4.1.5 交通现代化相对发展水平评价及阶段划分 | 第44-47页 |
4.2 交通现代化与新型城市化相对发展度比较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交通现代化与新型城市化的耦合协调评价 | 第50-54页 |
5.1 耦合度模型及判定标准 | 第50页 |
5.2 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判定标准 | 第50-51页 |
5.3 萧山区交通现代化与新型城市化耦合协调度评价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6章 萧山区新型城市化与交通现代化的发展建议 | 第54-58页 |
6.1 新型城市化发展建议 | 第54-55页 |
6.2 交通现代化发展建议 | 第55-5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58-59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