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2页 |
1.1 概述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龙头鱼年龄生长测定 | 第12-13页 |
1.2.2 龙头鱼食性及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2.3 龙头鱼资源空间分布及自相关性研究 | 第16-19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浙江南部近海龙头鱼生长参数及最适开捕规格估算 | 第22-35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2-24页 |
2.1.1 调查方法与样品采集 | 第22-23页 |
2.1.2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2.2 结果 | 第24-31页 |
2.2.1 浙江南部近海龙头鱼主要生物学特征 | 第24-26页 |
2.2.2 体长-体重关系 | 第26-27页 |
2.2.3 年龄生长 | 第27-29页 |
2.2.4 死亡参数 | 第29页 |
2.2.5 开捕体长与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 第29-31页 |
2.3 讨论 | 第31-35页 |
2.3.1 组距选择 | 第31页 |
2.3.2 不同时间、海区龙头鱼生长特征比较 | 第31-32页 |
2.3.3 最适开捕规格 | 第32-33页 |
2.3.4 龙头鱼资源状况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浙江南部近海龙头鱼食性及营养级研究 | 第35-47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5-38页 |
3.1.1 样品采集 | 第35-36页 |
3.1.2 胃含物样品处理与分析 | 第36-37页 |
3.1.3 稳定同位素样品前处理与分析 | 第37页 |
3.1.4 营养级计算 | 第37-38页 |
3.2 结果 | 第38-44页 |
3.2.1 摄食强度及其季节变化 | 第38-39页 |
3.2.2 龙头鱼食物组成 | 第39-41页 |
3.2.3 龙头鱼食物组成的季节和体长变化 | 第41-42页 |
3.2.4 龙头鱼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 | 第42-43页 |
3.2.5 营养级及季节体长变化 | 第43-44页 |
3.3 讨论 | 第44-47页 |
3.3.1 龙头鱼的食性 | 第44页 |
3.3.2 龙头鱼食性的季节变化 | 第44-45页 |
3.3.3 不同体长组龙头鱼食性的变化 | 第45页 |
3.3.4 营养级 | 第45-47页 |
第四章 龙头鱼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47-5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4.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47-48页 |
4.1.2 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 | 第48页 |
4.1.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48-49页 |
4.1.4 变异函数 | 第49页 |
4.1.5 环境因子分析 | 第49页 |
4.2 结果 | 第49-54页 |
4.2.1 常规统计和全局空间自相关 | 第50页 |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50-51页 |
4.2.3 变异函数分析 | 第51-52页 |
4.2.4 浙江南部近海龙头鱼资源密度分布 | 第52-53页 |
4.2.5 环境因子对资源密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 讨论 | 第54-56页 |
4.3.1 浙江南部近海龙头鱼空间结构 | 第54页 |
4.3.2 龙头鱼空间分布与资源密度的关系 | 第54页 |
4.3.3 龙头鱼空间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小结 | 第56-59页 |
5.1 结论 | 第56-57页 |
5.1.1 浙江南部近海龙头鱼生长参数及最适开捕规格估算 | 第56页 |
5.1.2 浙江南部近海龙头鱼食性及营养级研究 | 第56-57页 |
5.1.3 浙江南部近海龙头鱼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 第57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