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7-37页 |
1 石斛本草记载概述 | 第17-23页 |
1.1 本草记载-石斛历代产地分布沿革与变迁 | 第17-20页 |
1.2 本草记载—历代质量评价沿革与变迁 | 第20-21页 |
1.3 小结与讨论 | 第21-23页 |
2 铁皮石斛多糖的研究概况 | 第23-32页 |
2.1 铁皮石斛的多糖提取方法 | 第23页 |
2.2 铁皮石斛多糖含量的影响因素 | 第23-28页 |
2.3 铁皮石斛多糖结构特点 | 第28-29页 |
2.4 铁皮石斛多糖的药理活性 | 第29-32页 |
3 铁皮石斛指纹图谱研究概述 | 第32-37页 |
3.1 广西产地铁皮石斛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 第32页 |
3.2 云南产地铁皮石斛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 第32-33页 |
3.3 浙江产地铁皮石斛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 第33-34页 |
3.4 安徽、云南、福建、江苏南京、浙江、广西天峨等产地 | 第34-37页 |
第二部分 “广南”石斛历史分布考证 | 第37-5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37页 |
2 《本草图经》—以广南者为佳 | 第37-38页 |
3 “广南”的考证 | 第38-40页 |
4 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斛分布考证 | 第40-49页 |
4.1 历代本草有关广西石斛的记载 | 第40-41页 |
4.2 广西地方志的关于石斛的记载 | 第41-43页 |
4.3 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斛属植物分布 | 第43-45页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45-49页 |
5 广东省石斛分布考证 | 第49-55页 |
5.1 历代本草关于广东石斛的记载 | 第49页 |
5.2 广东地方志的关于石斛的记载 | 第49-52页 |
5.3 广东省石斛属植物分布 | 第52页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52-55页 |
第三部分 “以广南者为佳”的实地考察 | 第55-81页 |
1 野外实地求证 | 第55-61页 |
1.1 广西桂平市白石山实地考察 | 第55-58页 |
1.2 江温州雁荡山实地考察 | 第58-59页 |
1.3 小结与讨论 | 第59-61页 |
2 广西不同产地样品的收集及图谱库的建立 | 第61-81页 |
2.1 样品的收集 | 第61-62页 |
2.2 广西不同产地铁皮石斛图库的建立 | 第62-81页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 第81-162页 |
第一章 广西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性状比较 | 第82-88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82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82页 |
1.3 实验结果 | 第82-87页 |
1.4 结论与讨论 | 第87-88页 |
第二章 HPLC法测定铁皮石斛水溶性多糖含量 | 第88-101页 |
2.1 仪器与试药 | 第88-8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89-91页 |
2.3 方法学考察 | 第91-96页 |
2.4 试验结果 | 第96-99页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99-101页 |
第三章 广西不同产地铁皮石斛黄酮类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 第101-131页 |
3.1 仪器与材料 | 第101-102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102-103页 |
3.3 方法学的考察 | 第103-106页 |
3.4 样品检测 | 第106页 |
3.5 特征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 第106-121页 |
3.6 广西不同产地铁皮石斛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比较研究 | 第121-123页 |
3.7 广西铁皮石斛黄酮与云南、福建丹霞种、韶关丹霞种、浙江种的比较 | 第123-124页 |
3.8 部分色谱峰的初步比对 | 第124页 |
3.9 铁皮石斛黄酮类成分的UPLC-ESI-MS~n分析 | 第124-129页 |
3.10 小结与讨论 | 第129-131页 |
第四章 铁皮石斛粗多糖及不同分子量多糖片段的制备 | 第131-135页 |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3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131-133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133-134页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134-135页 |
第五章 铁皮石斛不同分子量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135-140页 |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35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135-136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136-138页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138-140页 |
第六章 铁皮石斛不同分子量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140-156页 |
6.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40-141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141-144页 |
6.3 实验结果 | 第144-154页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154-156页 |
第七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广西桂平白石山种源铁皮石斛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发掘 | 第156-162页 |
7.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6页 |
7.2 实验结果 | 第156-162页 |
结语 | 第162-164页 |
一、总结 | 第162页 |
二、创新点 | 第162页 |
三、问题与展望 | 第162-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72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72-173页 |
致谢 | 第173-174页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