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1.1 新城疫 | 第14-17页 |
1.1.1 NDV基本结构及功能 | 第15页 |
1.1.2 NDV的分类及流行情况 | 第15-16页 |
1.1.3 NDV的复制及致病机理 | 第16-17页 |
1.2 Toll样受体概述 | 第17-22页 |
1.2.1 TLRs信号传递过程 | 第18-19页 |
1.2.2 TLR3抗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 | 第19-20页 |
1.2.3 干扰素调节因子7 | 第20-21页 |
1.2.4 固有免疫在抗ND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基因Ⅶh亚型NDV感染鸡后病毒在体内的定位及动态变化 | 第24-51页 |
2.1 材料 | 第24-27页 |
2.1.1 病毒毒株和鸡胚 | 第24页 |
2.1.2 试验动物 | 第24-25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2.1.4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2.1.5 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26-27页 |
2.2 方法 | 第27-30页 |
2.2.1 动物试验 | 第27页 |
2.2.2 临床症状观察及剖检变化 | 第27页 |
2.2.3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和观察 | 第27-29页 |
2.2.4 IHC法检测NDV病毒在不同器官的动态分布 | 第29-30页 |
2.3 结果 | 第30-48页 |
2.3.1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 第30-31页 |
2.3.2 组织病理学变化 | 第31-36页 |
2.3.4 NDV抗原分布的IHC染色结果 | 第36-48页 |
2.4 分析与讨论 | 第48-50页 |
2.5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基因Ⅶh亚型NDV感染鸡后TLR3和IRF7在体内表达的动态变化 | 第51-74页 |
3.1 材料 | 第51-52页 |
3.1.1 病毒毒株及来源 | 第51页 |
3.1.2 试验动物 | 第51页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1-52页 |
3.1.4 主要实验试剂 | 第52页 |
3.1.5 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52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52-53页 |
3.2.1 IHC法检测TLR3和IRF7蛋白在不同器官的动态分布 | 第52页 |
3.2.2 免疫组化观测指标及统计分析 | 第52-53页 |
3.3 结果 | 第53-71页 |
3.3.1 TLR3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 第53-61页 |
3.3.2 IRF7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 第61-71页 |
3.4 分析与讨论 | 第71-73页 |
3.5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83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