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9-14页 |
1.2.1 双余度永磁同步电动机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2.2 双余度永磁同步电动机温度场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双余度永磁同步电动机基本参数与电磁分析 | 第16-30页 |
2.1 24槽20极双余度永磁同步电动机主要参数分析 | 第16-20页 |
2.2 24槽20极双余度永磁同步电动机基本结构 | 第20-21页 |
2.3 24槽20极双余度永磁同步电动机材料特性 | 第21-23页 |
2.4 24槽20极双余度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磁场分析 | 第23-30页 |
2.4.1 空载特性 | 第23-28页 |
2.4.2 负载特性 | 第28-30页 |
第3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温升分析的共性问题 | 第30-34页 |
3.1 槽内绕组的等效分析 | 第31-32页 |
3.2 定转子之间的传热分析 | 第32-34页 |
第4章 用等效热网络法分析双余度永磁同步电动机温升 | 第34-60页 |
4.1 双余度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等效热网络模型 | 第34-36页 |
4.2 热阻计算 | 第36-50页 |
4.2.1 定子部分热阻计算 | 第39-43页 |
4.2.2 转子部分热阻计算 | 第43-45页 |
4.2.3 其它部分热阻计算 | 第45-50页 |
4.3 热源分布 | 第50-54页 |
4.3.1 绕组铜耗 | 第50-51页 |
4.3.2 定转子铁耗 | 第51-52页 |
4.3.3 永磁体涡流损耗 | 第52-53页 |
4.3.4 机械损耗 | 第53-54页 |
4.4 热平衡方程 | 第54-55页 |
4.5 温升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4.6 影响稳态温度场分布的因素分析 | 第57-60页 |
第5章 用有限元法分析双余度永磁同步电动机温度场 | 第60-68页 |
5.1 求解区域和边界条件 | 第60-61页 |
5.2 网格剖分和热源加载 | 第61-62页 |
5.3 稳态温度场结果分析 | 第62-67页 |
5.4 有限元法与等效热网络法对比 | 第67-6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