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能量Airy脉冲与光孤子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1 Airy光束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2 孤子俘获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 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 | 第14-16页 |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8-32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Airy光束的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2.3 Airy光束传输特性及产生 | 第21-24页 |
2.4 脉冲传输方程 | 第24-28页 |
2.4.1 单脉冲传输方程 | 第24-26页 |
2.4.2 双脉冲传输方程 | 第26-28页 |
2.5 传输方程的分析方法 | 第28-31页 |
2.5.1 解析法 | 第28页 |
2.5.2 数值法 | 第28-31页 |
2.6 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弱Airy脉冲与孤子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 第32-40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Airy脉冲的孤子俘获 | 第32-34页 |
3.3 泵浦孤子的时间位置对俘获孤子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 Airy脉冲的截断系数对俘获孤子的影响 | 第36页 |
3.5 俘获孤子周期性演化的机理分析 | 第36-38页 |
3.6 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强Airy脉冲与孤子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 第40-46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Airy脉冲的孤子脱落 | 第40-41页 |
4.3 Airy脉冲对孤子传输的影响 | 第41-44页 |
4.4 孤子对Airy脉冲传输的影响 | 第44-45页 |
4.5 小结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56页 |
附录B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