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力模型的变频分时恒压供水优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1.2.1 国外泵站运行优化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1.2.2 国内泵站运行优化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优化研究的四个假设 | 第17-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变频调速供水分析 | 第21-37页 |
2.1 水泵基本参数 | 第21-23页 |
2.1.1 工作参数 | 第21-22页 |
2.1.2 水泵性能曲线 | 第22页 |
2.1.3 水泵工况点 | 第22-23页 |
2.2 水泵工况点调节 | 第23-25页 |
2.3 水泵变频调速优化运行 | 第25-29页 |
2.3.1 水泵变频调速节能原理 | 第25-26页 |
2.3.2 水泵调速运行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2.3.3 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 第28-29页 |
2.4 变频调速范围的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2.5 变频供水模式 | 第31页 |
2.6 变频调速供水方式 | 第31-34页 |
2.6.1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 | 第31-33页 |
2.6.2 变频调速变压供水 | 第33页 |
2.6.3 恒压供水与变压供水的比较 | 第33-34页 |
2.7 变频调速分时恒压供水 | 第34-35页 |
2.7.1 变频调速分时恒压供水的提出 | 第34页 |
2.7.2 变频调速分时恒压供水实现方式 | 第34-35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A区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建立与校核 | 第37-57页 |
3.1 A区域供水概况 | 第37-38页 |
3.2 管网水力模型建立的意义 | 第38页 |
3.3 管网模型分类 | 第38-40页 |
3.3.1 宏观模型 | 第38-39页 |
3.3.2 微观模型 | 第39页 |
3.3.3 集结模型 | 第39-40页 |
3.3.4 简化模型 | 第40页 |
3.4 管网水力模型建立 | 第40-46页 |
3.4.1 基础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40-42页 |
3.4.2 管网拓扑结构的建立与修正 | 第42-43页 |
3.4.3 水力模型简化 | 第43-44页 |
3.4.4 节点流量分配 | 第44-46页 |
3.5 水泵特性曲线实测与校正 | 第46-47页 |
3.6 管网测压点优化布置 | 第47-51页 |
3.6.1 优化布置目的 | 第48页 |
3.6.2 优化布置方法 | 第48-51页 |
3.7 水力模型校核 | 第51-56页 |
3.7.1 模型校核方法 | 第51-53页 |
3.7.2 校核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变频分时恒压供水的模拟和优化 | 第57-75页 |
4.1 变频分时恒压供水优化过程 | 第57页 |
4.2 用水量预测 | 第57-61页 |
4.2.1 用水量变化特征 | 第57-58页 |
4.2.2 用水量预测方法 | 第58-59页 |
4.2.3 用水量预测模型 | 第59-60页 |
4.2.4 时用水量预测 | 第60-61页 |
4.3 管网最不利点的确定 | 第61-63页 |
4.3.1 供水不利点及压力的确定 | 第61-62页 |
4.3.2 最不利点位置的确定 | 第62-63页 |
4.4 变频分时恒压供水的模拟 | 第63-70页 |
4.4.1 分时恒压供水的运行模拟 | 第63-67页 |
4.4.2 分时恒压供水的能耗模拟 | 第67-70页 |
4.5 变频分时恒压供水试运行 | 第70-73页 |
4.5.1 运行方案选择 | 第70-71页 |
4.5.2 运行结果及分析 | 第71-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7页 |
5.1 结论 | 第75页 |
5.2 建议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