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6-3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第16-20页 |
1.1.1 游人对公园的使用需求发生变化 | 第16-18页 |
1.1.2 “城市双修”推动公园提档升级 | 第18-19页 |
1.1.3 重庆金山公园功能内涵需要拓展 | 第19-2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0-31页 |
1.3.1 公园更新设计相关研究 | 第20-25页 |
1.3.2 山地城市公园相关研究 | 第25-30页 |
1.3.3 小结 | 第30-31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1-3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32-34页 |
2 山地城市公园设计研究概况 | 第34-46页 |
2.1 山地城市公园的类型 | 第34-36页 |
2.1.1 按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分类 | 第34页 |
2.1.2 按内部地形地貌分类 | 第34-36页 |
2.2 山地城市公园的特征 | 第36-39页 |
2.2.1 自然景观丰富 | 第36-37页 |
2.2.2 生态环境脆弱 | 第37页 |
2.2.3 空间类型多样 | 第37-38页 |
2.2.4 视觉景观丰富 | 第38-39页 |
2.2.5 交通方式立体化 | 第39页 |
2.3 山地城市公园的设计要点 | 第39-45页 |
2.3.1 注重公园的可达性 | 第40页 |
2.3.2 注重公园内部场地间的联系 | 第40-41页 |
2.3.3 注重公园视景的组织 | 第41页 |
2.3.4 注重原生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 第41-43页 |
2.3.5 注重人工景观对地形的适应 | 第43-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重庆金山公园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46-72页 |
3.1 金山公园概况 | 第46-49页 |
3.1.1 区位环境 | 第46-47页 |
3.1.2 自然条件 | 第47页 |
3.1.3 人口经济 | 第47-48页 |
3.1.4 周边交通 | 第48页 |
3.1.5 上位规划 | 第48-49页 |
3.2 金山公园景观现状分析 | 第49-58页 |
3.2.1 综合现状分析 | 第49-51页 |
3.2.2 各景观要素现状分析 | 第51-57页 |
3.2.3 景观资源分析 | 第57-58页 |
3.3 金山公园使用情况调查 | 第58-67页 |
3.3.1 行为观察 | 第58-62页 |
3.3.2 问卷调查与访谈 | 第62-67页 |
3.4 金山公园现存问题总结 | 第67-70页 |
3.4.1 整体系统层面 | 第67-68页 |
3.4.2 公园分区层面 | 第68页 |
3.4.3 景观要素层面 | 第68-7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4 重庆金山公园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 第72-88页 |
4.1 更新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第72页 |
4.1.1 更新设计的目标 | 第72页 |
4.1.2 更新设计的原则 | 第72页 |
4.2 整体系统提升策略 | 第72-77页 |
4.2.1 加强公园出入口可达性 | 第72-73页 |
4.2.2 强化空间结构促进联系 | 第73-77页 |
4.3 公园分区调整策略 | 第77-78页 |
4.3.1 整合强化功能分区 | 第77-78页 |
4.3.2 明确划定景色分区 | 第78页 |
4.4 景观要素更新策略 | 第78-87页 |
4.4.1 景观化的挡墙保护山体边坡 | 第78-79页 |
4.4.2 改造渠化溪流营造亲水景观 | 第79-82页 |
4.4.3 恢复山体植被优化植物配置 | 第82-83页 |
4.4.4 完善园路结构更换透水铺装 | 第83-84页 |
4.4.5 顺应地形拓展活动场地 | 第84-86页 |
4.4.6 公共设施人性化系统化 | 第86-8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5 重庆金山公园更新设计实践 | 第88-116页 |
5.1 整体系统的优化提升 | 第88-92页 |
5.1.1 加强公园出入口可达性 | 第88-90页 |
5.1.2 强化公园空间结构 | 第90-92页 |
5.2 公园分区的调整强化 | 第92-97页 |
5.2.1 功能分区的调整 | 第92-95页 |
5.2.2 景色分区的强化 | 第95-97页 |
5.3 景观要素的更新设计 | 第97-114页 |
5.3.1 山体边坡的保护 | 第97-98页 |
5.3.2 水体景观的改造 | 第98-103页 |
5.3.3 植物景观的改造 | 第103-105页 |
5.3.4 园路与场地的改造 | 第105-111页 |
5.3.5 建筑物与设施的改造 | 第111-11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6 总结与反思 | 第116-12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16-117页 |
6.1.1 重庆金山公园更新设计策略 | 第116页 |
6.1.2 重庆金山公园更新设计策略的实践应用 | 第116-117页 |
6.1.3 对同类山地城市公园有借鉴意义的更新设计策略 | 第117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117-120页 |
6.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17-118页 |
6.2.2 展望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6页 |
附录 | 第126-128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6-127页 |
B.重庆金山公园使用后评价调查问卷 | 第127-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