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0页 |
第一章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概述 | 第10-18页 |
1.1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的立法背景 | 第10-11页 |
1.2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 第11-18页 |
1.2.1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犯罪客体的研究 | 第11-14页 |
1.2.2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客观方面的特征 | 第14-15页 |
1.2.3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犯罪主体的一般性 | 第15页 |
1.2.4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主观方面的争议 | 第15-18页 |
第二章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客观行为司法认定中的难点分析 | 第18-31页 |
2.1 对“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的分析与认定 | 第18-22页 |
2.2 对“伪造、变造”的分析与认定 | 第22-23页 |
2.3 对“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分析与认定 | 第23-25页 |
2.4 对“使用”的分析与认定 | 第25-27页 |
2.5 对“情节严重”的分析与认定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完善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司法认定的进一步思考 | 第31-42页 |
3.1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犯罪形态及共犯的认定 | 第31-35页 |
3.1.1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犯罪形态的认定 | 第32-33页 |
3.1.2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共犯的认定 | 第33-35页 |
3.2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的罪数认定 | 第35-39页 |
3.2.1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与其他犯罪的竞合 | 第36页 |
3.2.2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与其他犯罪的牵连 | 第36-37页 |
3.2.3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与其他犯罪的并罚 | 第37-39页 |
3.3 制定建立虚假身份证件罪的解释与案例指导 | 第39-42页 |
3.3.1 制定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的解释 | 第39-40页 |
3.3.2 建立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的案例指导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