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永磁电机论文

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

创新点摘要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2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2 永磁容错电机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1 永磁容错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第16-17页
        1.2.2 永磁容错电机容错控制策略第17-18页
    1.3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8-23页
        1.3.1 电机中高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第18-20页
        1.3.2 电机零低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第20-22页
        1.3.3 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第22-23页
        1.3.4 永磁容错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第2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结构及矢量控制技术研究第25-44页
    2.1 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及驱动电路结构第25-26页
        2.1.1 电机结构第25-26页
        2.1.2 电机H桥驱动电路结构第26页
    2.2 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数学模型第26-30页
        2.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27-29页
        2.2.2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29页
        2.2.3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29-30页
    2.3 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研究第30-43页
        2.3.1 CHBPWM控制技术第31-34页
        2.3.2 SVPWM控制技术第34-38页
        2.3.3 两种PWM电流矢量控制技术对比分析第38-40页
        2.3.4 基于两种PWM控制技术的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及分析第40-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容错控制策略研究第44-72页
    3.1 无故障时双绕组FTPMM输出转矩和铜耗计算第44-45页
    3.2 双绕组FTPMM故障分析第45-48页
        3.2.1 开路故障第46-47页
        3.2.2 短路故障第47-48页
    3.3 加倍增大对应相电流容错控制策略第48-52页
        3.3.1 控制策略基本原理第48-50页
        3.3.2 控制系统构成第50页
        3.3.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0-52页
    3.4 最优转矩容错控制策略第52-57页
        3.4.1 控制策略基本原理第52-56页
        3.4.2 控制系统构成第56页
        3.4.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6-57页
    3.5 基于改进型恒定磁动势的容错控制策略第57-63页
        3.5.1 控制策略基本原理第57-60页
        3.5.2 控制系统构成第60-61页
        3.5.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1-63页
    3.6 基于电流矢量的容错控制策略第63-70页
        3.6.1 控制策略基本原理第63-67页
        3.6.2 控制系统构成第67-68页
        3.6.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8-70页
    3.7 四种容错控制策略性能比较与分析第70页
    3.8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双绕组FTPMM中高速运行转子位置估计算法研究第72-89页
    4.1 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第72-75页
    4.2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基本原理第75-76页
    4.3 基于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的转子位置估计算法第76-80页
        4.3.1 VSC-MRAC观测器设计第77-78页
        4.3.2 VSC-MRAC稳定性判断第78-79页
        4.3.3 基于VSC-MRAC的电机转子位置估计算法框图第79-80页
    4.4 故障情况下的转子位置估计第80-82页
    4.5 转子位置估计算法的仿真验证第82-88页
        4.5.1 绕组开路故障第82-85页
        4.5.2 绕组短路故障第85-88页
    4.6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5章 双绕组FTPMM低速运行转子位置估计算法研究第89-102页
    5.1 脉振高频电流注入法第89-93页
        5.1.1 电机直轴磁路特性第89-90页
        5.1.2 脉振高频电流注入法基本原理第90-93页
    5.2 改进型的转子位置估计算法第93-95页
    5.3 故障情况下的转子位置估计第95页
    5.4 转子位置估计算法的仿真验证第95-101页
        5.4.1 无故障运行第95-98页
        5.4.2 绕组发生开路故障第98-101页
    5.5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6章 双绕组FTPM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全速域运行第102-110页
    6.1 全速域转子位置估计复合控制第102-103页
    6.2 全速域范围内双绕组FTPM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第103-105页
    6.3 全速域范围内双绕组FTPM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真验证第105-109页
        6.3.1 全速域转子位置估计复合控制模块第105页
        6.3.2 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真第105-109页
    6.4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7章 双绕组FTPMM实验验证第110-126页
    7.1 双绕组FTPMM硬件实验平台第110-112页
    7.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12-125页
        7.2.1 基于SVPWM和CHBPWM的PWM控制策略对比分析实验第112-114页
        7.2.2 电机容错控制策略实验第114-121页
        7.2.3 转子位置估计算法实验验证第121-125页
    7.3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结论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0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140-141页
致谢第141-143页
作者简介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鱼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和TNFR2的分子鉴定和免疫功能研究
下一篇:优化光活性层提升有机光伏器件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