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诗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1.1 关于薛瑄的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1.1.1 薛瑄的生平事迹考订 | 第7页 |
1.1.2 薛瑄的理学思想研究 | 第7-8页 |
1.1.3 薛瑄的教育思想研究 | 第8-9页 |
1.1.4 薛瑄的官箴研究 | 第9页 |
1.1.5 薛瑄的诗歌研究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10-13页 |
1 薛瑄的家世与生平 | 第13-20页 |
1.1 出身与家世 | 第13-14页 |
1.2 生平经历 | 第14-20页 |
1.2.1 不慕权贵,力抗王振 | 第14-17页 |
1.2.2 重返朝政,为民请命 | 第17-19页 |
1.2.3 辞官回乡,著书执教 | 第19-20页 |
2 薛瑄的诗歌创作 | 第20-36页 |
2.1 诗歌创作概况 | 第20-22页 |
2.2 薛瑄诗歌分类研究 | 第22-36页 |
2.2.1 纪游诗 | 第22-24页 |
2.2.2 咏史诗 | 第24-26页 |
2.2.3 哲理诗 | 第26-27页 |
2.2.4 写景咏物诗 | 第27-31页 |
2.2.5 赠答诗 | 第31-36页 |
3 诗歌创作风格 | 第36-51页 |
3.1 语言平实,质朴有韵 | 第36-39页 |
3.2 情理交融,终归于道 | 第39-40页 |
3.3 冲淡平和,意境开阔 | 第40-42页 |
3.4 风格成因 | 第42-51页 |
3.4.1 生长环境 | 第42-44页 |
3.4.2 明代前期的文坛 | 第44-46页 |
3.4.3 仕途坎坷 | 第46-48页 |
3.4.4 学理学易 | 第48-51页 |
4 诗学思想 | 第51-58页 |
4.1 拟古倾向 | 第51-53页 |
4.2 以诗传理,劝诫世人 | 第53-56页 |
4.3 “诗文出于真情则工”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