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2 火灾现场检测及预警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20-23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1.2.3 未来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5-31页 |
2.1 系统方案整体概述 | 第25-27页 |
2.1.1 检测参数的选取 | 第25页 |
2.1.2 系统方案 | 第25-27页 |
2.2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 第27-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硬件设计 | 第31-51页 |
3.1 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 | 第31-34页 |
3.1.1 单片机的选择 | 第31页 |
3.1.2 MK60DN512ZVLQ模块特点 | 第31-32页 |
3.1.3 MK60DN512ZVLQ外围电路设计 | 第32-34页 |
3.2 网络通信设计 | 第34-37页 |
3.2.1 USR-C215相关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3.2.2 USR-C215相关配置 | 第36-37页 |
3.3 串口屏显示设计 | 第37-39页 |
3.4 语音模块设计 | 第39-40页 |
3.5 环境信息检测设计 | 第40-45页 |
3.5.1 一氧化碳浓度检测 | 第40-42页 |
3.5.2 烟雾浓度检测 | 第42-43页 |
3.5.3 氧气浓度检测 | 第43-45页 |
3.6 生命体征信息检测设计 | 第45-49页 |
3.6.1 体温检测 | 第45-47页 |
3.6.2 脉搏及血氧浓度检测 | 第47-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软件设计 | 第51-69页 |
4.1 软件总体框架设计 | 第51-52页 |
4.2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52-62页 |
4.2.1 下位机数据采集 | 第52-54页 |
4.2.2 串口通信 | 第54-57页 |
4.2.3 Socket网络通信 | 第57-60页 |
4.2.4 语音播报及液晶显示软件设计 | 第60-62页 |
4.3 手机客户端软件设计 | 第62-64页 |
4.3.1 手机界面设计 | 第62-63页 |
4.3.2 手机客户端网络通信 | 第63-64页 |
4.4 PC上位机设计 | 第64-68页 |
4.4.1 PC上位机功能分析 | 第64-65页 |
4.4.2 PC上位机界面设计 | 第65-66页 |
4.4.3 PC上位机功能设计 | 第66-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决策模型设计 | 第69-79页 |
5.1 BP神经网络概述 | 第69页 |
5.2 BP神经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第69-71页 |
5.3 BP网络学习算法 | 第71-75页 |
5.3.1 信号前向传播算法 | 第72-73页 |
5.3.2 误差反向传播参数修正算法 | 第73-75页 |
5.4 样本训练与模型仿真 | 第75-78页 |
5.4.1 样本训练 | 第75-76页 |
5.4.2 测试样本及仿真 | 第76-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 | 第79-84页 |
6.1 系统测试 | 第79-82页 |
6.1.1 下位机系统测试 | 第79-80页 |
6.1.2 无线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测试 | 第80页 |
6.1.3 PC端上位机软件测试 | 第80-82页 |
6.1.4 手机客户端测试 | 第82页 |
6.2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第82-8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7.1 总结 | 第84-85页 |
7.2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91页 |